首页>>学生风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白游游>>观点>>怎样管理维持老客户?

怎样管理维持老客户?

作者:白游游
日期:2013/10/19 9:43:01

      1.明确客户需求,细分客户,积极满足顾客需求。

     (1)更多优惠措施,如商品数量折扣、赠品、更长期的赊销等;而且经常和顾客沟通交流,保持良好融洽的关系和和睦的气氛,了解客户的需求,运用感情消费。

      (2)对特殊顾客进行特殊对待,根据8/2原则,公司的利润80%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并不是所有的客户对我们的企业都具有同样的价值,有的客户带来了相对其他客户有较高的利润率,有的客户对于我们的企业具有更长期的战略意义,美国哈佛商业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的人可为企业多带来20%—85%的利润。有调查显示,所以对于那些善于经营的企业要根据客户本身的价值和利润率来对所有的客户进行细分,并密切加强关注高价值的客户,保证他们可以获得与其他客户相比应得的特殊服务和待遇,使他们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3)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不仅仅停留在向客户销售产品层面上,要主动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适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在更广范围内关心和支持顾客发展,增强顾客的购买力,扩大其购买规模,加强期购买决策。或者和顾客共同探讨新的消费途径和消费方式,创造和推动顾客最新的需求。

      2.建立客户数据库,和客户建立良好关系。

     在信息时代,客户通过Internet等各种便捷的渠道都可以获得公司更多更详细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使得客户比以前更加聪明、强大、更加不能容忍被动的推销。这样,与客户的感情交流是企业用来维系客户关系的重要方式,日常的拜访、节日的真诚问候、婚庆喜事问候、过生日时的一句真诚祝福、一束鲜花,都会使客户深为感动。从而让客户的内心对公司有一种依赖感。交易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客户关系的结束,在售后还须与客户保持联系,以确保他们的满足持续下去。由于客户更愿意和与他们类似的人交往,他们希望与企业的关系超过简单的售买关系,因此企业需要快速地和每一个客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客户在购买过程中获得产品以外的良好心理体验。保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CRM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深入与客户进行沟通,防止出现误解。

     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满足往往是导致企业客户流失的最关键因素。一方面,企业应及时将企业经营战略与策略的变化信息传递给客户,便于客户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把客户对企业产品、服务及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将其融入企业各项工作的改进之中。这样,既可以使老客户知晓企业的经营意图,又可以有效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以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善于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应的投诉和售后服务沟通渠道,鼓励对企业不满意顾客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及时处理顾客不满,并且从尊重和理解客户的角度出发,站在顾客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采用积极、热情和及时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同时也要跟进了解顾客,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通过大量实践表明,2/3客户离开其供应商是因为对客户关怀不够,对客户的需求不了解。

     4.制造客户离开的障碍。

      一个保留和维护客户的有效办法就是制造客户离开的障碍,使客户不能轻易跑去购买竞争者的产品。因此,从企业自身角度上,要不断创新,改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提高顾客的转移成本和门槛;从心理因素上,企业要努力和客户保持亲密关系,让客户在情感上忠诚于企业,对企业形象、价值观和产品产生依赖和习惯心理,就能够和企业建立长久关系。

      品牌的层次与其顾客参与的程度存在着一种正比的关系。如果企业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层次和地位越低,顾客参与企业的愿望也相对较弱,而如果一个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层次和地位越高,甚至认为这个品牌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那么这个顾客就越愿意参与这个企业的各种活动,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越紧密,特别是当他们将品牌视为一种精神品牌,这种参与程度可以达到最高境界。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单向的灌输式信息传播方式,而尽量与顾客进行沟通和互动,让顾客参与其中,才能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顾客感情和友谊,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5.培养忠实的员工,不断培训服务人员。

      忠实的员工才能够带来忠实的顾客。一位推销专家深刻地指出,失败的推销员常常是从找到新顾客来取代老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成功的推销员则是从保持现有顾客并且扩充新顾客,使销售额越来越多,销售业绩越来越好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对于新顾客的销售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老顾客做稳固的基础,对新顾客的销售也只能是对所失去的老顾客的抵补,总的销售量不会增加。从服务利润链分析可知,要保持顾客忠诚必须从员工着手。

      具体可采取以下手段:

     (1)注重员工培训、教育,为企业员工提供发展、晋升的机会;

     (2)为员工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利于他们高效地完成工作;

     (3)切实了解员工的各种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满足;

     (4)提倡内部协作的企业文化,倡导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