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的营销

作者:周静
日期:2014/4/15 10:10:32

小米手机的营销
小米手机从去年发布至今,一直有极高的曝光度与关注度,非营销出身,只是做为一个旁观者及入门级的手机发烧友谈谈小米的营销。发烧友,是小米手机的定位,刚开始之初,觉着小米的定位极其不可思议,发烧友只是小众中的小众用户,但细细去想,这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里总会有那么些人,懂手机也乐于分享手机信息,这班人一般都是自诩为或被定义为发烧友,其特征是乐于尝新并懂得分享,小米手机之前的MIUI系统肯定是这班人都尝试或玩过的系统。做为一直在用MIUI系统的我而言,专为中国人习惯设计的MIUI台词还是有非常好的落地,比如短信发送联系人中有最近联系人选项,拨打电话输入J,如果联系人中有"家"这一存储肯定会首先出来这一联系人等等;因此很多的好改进促成了我的喜欢MIUI,以及很多类似于我这样的发烧友的喜欢。这时候又回到另一个问题,买手机会找谁?铺天盖地的手机会让一个想选择一款手机的人直接眼花,当然如果定位好了iPhone或者对自己手机的购买有极其明确需求的人除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会首先选择去问自己身边的那位发烧友,这时候小米的名字就开始口口相传,知道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我在2011年8月16号小米手机发布之前到现在,有好多人问我是否有好手机推荐,我一直的首选推荐机就是小米。


再往下说,小米定位发烧级手机,那么发烧级手机就不适合普通的非发烧友使用么?我理解小米手机首先是手机,能打电话,能发短信,而且更绝的是漂亮的UI以及更符合中国人习惯的短信和电话,先撇开其1999元的售价不谈,小米是最手机的手机。要记住80%的手机功能是用不上的。发烧级其实反而是其次的,刷刷手机,更高级的直接重改ROM,乐乐而已。而且发烧友还是换机最频繁的,指着这拨喜新厌旧的人一直用着小米并持续的产生购买欲望,那简直是痴心妄想。因此发烧级我理解只是一个口号,而不是定位,糊弄那拨发烧友的:还自诩发烧友,连发烧级手机都没用过,丢脸;买了一用,嗨,发现还挺好用,推荐推荐。小米剑走偏锋,走了一部悬棋,却是一部好棋。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关于小米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提到手机作为快消品,不应该也不能使用饥饿营销,对于手机的生产不太懂,但看完之后感觉是那么回事:生产手机得垫付大把的资金,这可不是生产拖把扫帚,谁不想提高产能多出货的。因此不认可饥饿营销的概念。少货的核心原因可能还是归为产能的问题,但这种少货导致了市场上的供不应求,很多人都已抢到小米手机为荣,并发微博、Q签名、人人状态,又成为一次很好的口口相传;同时使用之后,又有很多人歌功颂德,当然可能会有极少数的水军,此时,像我这样的喜欢手机、懂点手机的人又开始弄一些相应的文章,朋友圈里看到了,又是一次很好的营销。因此我定义小米的营销为口碑+病毒式营销。

觉着口碑营销特别适合中国的人情社会,口口相传。

话说回来,小米在功能上确实也做了很多的创新和改进,之前也提到了一些,做为一直的使用者,用上之后,确实不想再刷其他的系统。很多的细节非常吻合国人的使用习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系统,当然弊端也明显,漂亮的UI导致的耗电以及极少程序的不稳定性。乔布斯一直是雷军的偶像,雷军造手机也出于对乔布斯的个人崇拜,而看完《乔布斯传》之后,对老乔的两点印象很深:创新与细节。雷军通过小米做到了。即兴而作,欢迎讨论。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