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随想

作者:郑少蛮
日期:2010/6/9 9:59:26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话语给了我们众多的启示,但是,高考作文命题多年来似乎是作为反面教材而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传统作文的命题方式,如果运用得不当,里边就有很坏的东西: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另一方面,又把写作庸俗化,形成学生一种无对象、无目的,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态度。”用现代人眼中的“文以载道”来说,高考作文转向对现实的关注也是一种必然。因为这里的“道”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用我们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的勃发。而要达到这种追求,离开了对现实的关切,恐怕就是不可想象的吧? 
       在以往的高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思想都是公共的,所有的话语都是似曾相识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复制。而惟有回归现实才有可能改变这点。任何作文题都涉及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高考作文备受社会关注,更要注意价值取向的意义,它关系到教育的精神追求,不能误导学生为了创新而猎奇逐异,为了出名而哗众取宠。在笔者看来,这就是高考作文的“现实之刺”转向的隐喻,而高考作文刺向现实的回归和转向,当然值得期待——让考生不再用或抽象或空洞的语言进行“表演”,而是与现实合拍和共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