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郑楠>>观点>>“诺贝尔”与中国人的距离

“诺贝尔”与中国人的距离

作者:郑楠
日期:2012/11/18 20:29:47

20121011,全球共颁发了737个诺贝尔奖,其中以西方为代表的美国 就获得了307个,而中国只获得了1个。中国的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方面的研究设施和研究成果都已经是国际一流的。

北京时间1011日晚上7,这个让中国人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不亚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让国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应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梦想,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作为拥有经典作品无数的文化大国,不乏经典名着,但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国人的遗憾。

应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国人心中的梦想。中国作家一次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更加剧了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因此,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更具现实意义:

一是了却了国人的一桩心愿。

二是说明了中国作家的实力。不可否认,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们的最高冲击目标,然而,尽管历史上不乏实力雄厚的中国作家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但却只获得提名却未能获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中国作家屡屡败北,甚至有人质疑中国作家的写作水平,质疑中国文学的水平。此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改写了中国作家无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也证实了中国作家的实力。

三是诺贝尔文学奖靠的还是作品实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难免会传出一些流言蜚语,但是莫言称自己在瑞典只出版三本书,即《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和《生死疲劳》,这三本书的译者均为陈安娜,被指接受贿赂的马悦然先生并没有翻译莫言的作品。

的确,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个符号,无论什么奖项,代表的是作家过去的水平,是某一部作品的水平,因此,我们不能沉浸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自我陶醉中,更应该深思这恶念来,为什么中国人与诺贝尔奖“无缘”?我们到底输在了哪里?中国人笨吗?不笨!就拿人口总数占世界比例不到5%的美国人来说,主要问题还是中国的教育模式:

中国和西方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根本的区别,西方是讲成长,是以裸塑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志愿、选择,自然的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而中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原材料,把它放在一个标准的模具当中,放到生产流水线上,而生产出来规格毫厘不差的统一产品,这就是中国大中小高等教育特色。我们在人才培养理念源头上都存在问题。小孩接受父母的塑造,各类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统一标准的塑造,其结果就导致我们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

今年我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意料之中,也不是情理之外,我们的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人的距离还有多远,期待中国教育模式的改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