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3Q大战

作者:张海洋
日期:2012/5/9 8:47:54

前段这段时间网络上最火的话题非“QQ大战360”莫属了,虽然目前事件的结局以政府有关部门介入强制调停了,但3Q大战背后的却隐藏着两大互联网公司的利益争夺,以下是我看到目前对3Q事件最深度的分析,分享给大家(表明下我立场当然是站在腾讯一方的):

长毛象是史前巨兽,比现在幸存的非洲象大得多,纪录片中,古人类捕获长毛象之前,会利用地形地势设局,使部分机动兵力为诱饵,将长毛象引入山谷,谷内各种机关,长毛象动弹不得,猎人早挖好陷阱,只须将猎物逼落陷阱,即可一举杀之。

3Q大战中,360安全卫士系猎人,长毛象,就是腾讯。

说到这儿,想起今晚有网友直接在围脖里说,你别再煽动两家战争了,你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么,受够了。

看,这位真是太高看我了,我何德何能,区区工程师而已。怎么可能影响腾讯、360两家的决策。

从始至终在观察,也在摇旗呐喊,这场大战惊心动魄,任其消失在记忆中,实在可惜。在下且把自己观察到的流水帐记下来。另外,需说明的是,本人系穷鬼,腾讯的股价太高,本人没有腾讯的股票。

9月25日,360拦截腾讯软件管理的安装,因为腾讯开始通过QQ升级推送软件管理(后更名QQ电脑管家)。这显然是腾讯的防御布局,腾讯知道360一家独大,会威胁自身安全,提前布防,免得措手不及。360当然不是宋襄公,不会等到QQ管家站稳脚跟再发起攻击,因此,立刻做出反应。它的反应是,拦截QQ电脑管家的安装。

9月27日,360抛出腾讯存在偷窥用户隐私问题的话题,并发布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立即引发广泛争议

其实,这个时候,腾讯的公关犯了大错,没有将QQ的病毒扫描讲清楚。

这里,我先解释一下所谓的隐私和扫描。在中国,没有人能证明自己的软件不涉及用户隐私,也没有人能证明别人的软件涉及隐私,因为我们没有这样一个信任机制。 第一个跳出来说别人的软件有隐私问题的,一定在说谎,在欺骗公众。被指责的一方,一定得据理力争,不可拖延。

这里,360成功偷换概念,将扫描硬盘视同窥探隐私,是明显的技术错误,但腾讯没有进行有力还击。因为,360利用了公众的怀疑心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聊天时,信息是不是腾讯知道。实际上,腾讯是知道的。因为你在用QQ这样的IM软件,你用MSN也一样,微软一定也是知道的。因为,你在IM软件上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就会有记录。

在中国经商,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接受中国政府管辖。 有一个企业选择了不服,那个企业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家企业的名字是Google。

好,知道你很聪明,其它的,俺就不细说了。我想说明的是,腾讯QQ的扫描硬盘和隐私是八杆子打不着。这场狩猎的游戏,一开始就和隐私本身没有关系,隐私这个词只是被利用了。

狩猎的游戏在继续,360推出隐私保护器,用iphone4招募志愿者,将一个无关的隐私话题迅速放大。这些志愿者也参与了狩猎游戏,只不过,最后的战利品和他们无缘,他们中的极少数可以获得一个iphone4。

10月14日,我判断,如果争端继续升级,360可能会出一个QQ外挂,将QQ除聊天之外的功能关闭,以控制腾讯的赢利。
 公关战在不断升级,在某个周末,CCTV的辩论会现场,气氛十分火爆,那一天,我第一次见到了来自360的高管。抱歉,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情绪。我以前就 讨厌360这家公司,那天一睹访司副总之后,我更讨厌这家公司。但我的讨厌,并不意味着,我要在这里添油加醋,贬损这家公司,再反过来抬升腾讯,我说过, 我没买腾讯的股票。

10月27日,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联合声明。该声明经过QQ新闻弹窗发布,各相关软件厂商都发布弹窗通知。(这个弹窗,我反对,我不喜欢骚扰用户的无关消息)随后10月28日,360弹窗,点名攻击马化腾。这显然是故意的,360不会不清楚,有关经适房补贴的新闻是假消息。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激怒马化腾这个对手。 

 

 

当然,假新闻是不会真的激怒马化腾这样的成功商人。第二天(10月29日),更猛的招数出现了。扣扣保镖如期面世,和我预料的QQ插件那样,只有几个功能不完全符合:

3 60推“扣扣保镖” 称用于保护用户QQ安全隐私。

1、保护隐私,阻止QQ强行静默扫描用户硬盘;

2、防止QQ盗号,用360云安全体系精确查杀 QQ盗号木马;

3、QQ加速,禁用不需要的插件,大幅提高QQ运行速度;

4、过滤QQ广告,去除名目繁多的广告,让聊天更清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