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创业的三大机会

作者:周伯锐
日期:2011/11/23 13:04:36

      现在IT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在微博上成功所需要的技能已经变成了社会学和心理学。

   基于新浪微博的亚平台机会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管理并不是把好友简单分成几类,而是在一个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给联系人打上不同的标签。例如,我们的社会关系往往储存在手机的地址簿里,虽然地址簿里有分组功能,但很少有人把地址分成工作的、生活娱乐、业余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等几个组。一般情况是,我们用脑子给每个人打了标签,比如说某某人是我工作的合作伙伴,也是我娱乐的好朋友。标签打定了以后,下次我要娱乐的时候就会把某某人当作备选之一。

   国外的FaceBook、Twitter、LinkedIn、Second Life等虽然都是社会化网站,但彼此定位不尽相同,虽然是相关领域,但并不相互进入,在用户关系上也缺乏互联互通。这种社会网络模式避免了他们彼此的过度竞争,但与用户的日常社交行为相悖,对用户而言并非最佳选择。

     反之,国内的社交网络大都相互没有清晰的界限,最大的社交关系平台才有可能胜出,各社交网络都尽量丰富自己的应用,这反倒使中国的社交网络更符合用户在线下养成的社交习惯。以腾讯为例,在庞大QQ用户群的基础上做了QQ空间、腾讯拍拍、游戏大厅等一系列平台级的应用,用户可以只用一个ID登陆就享受到各种应用。

     腾讯之前的各个应用对社会关系强调不够,比较社会化的腾讯微博又未与QQ完全打通。这就为新浪微博的发展留出了空间。但面对虎视眈眈的腾讯,新浪无疑也不能只做微博,而要在微博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拓展到网络社交、商务社交、社交游戏、社会化商务等各个领域。

     人有获取信息的需求,所以有了Social Media,有了新浪微博;人有和朋友维系关系的需求,所以有了社交平台,Facebook;人还有和好朋友一起玩的需求,现实生活中组织朋友聚会要花很大功夫,但是你有了Second Life这样的游戏平台之后,这些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因此就有了Social Game平台。很多人都有商务社交需求,因此有了商务社交平台,有了LinkedIn;人们还有购物的需求,而且想同时听取好朋友的意见,因此将来还会有社会商务(Social Commerce)平台。

      但毕竟做好这些领域需要的技巧都很复杂,且各不相同,所以新浪最好的选择就是 活、娱乐、工作等各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社会,微博只是社会生活网络化大潮的开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微博的平台上将会长出未来互联网的参天大树。然而要想创业成功,必须要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

     现阶段很多人对微博创业,还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是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讲到的,为什么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全都是1955年生的,因为当计算机大潮来的时候,他们没有观望,勇敢跳入了这个大潮当中。如果在当年比尔·盖茨说现在还没人用电脑,过两年等潮流起来了再说,我相信就不会有今天的微软了。对创业者而言,如果趋势已经确定无疑,往往说明这个潮流已经过去了。

     任何一个时代,除了把握潮流以外,还需要在这个潮流上成功所需要的技能。以前的技能是IT技能,能编别人编不了的程序;但是现在IT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在微博上成功所需要的技能已经变成了社会学和心理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