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许琦>>观点>>2012,独立B2C已死!天猫战后观格局

2012,独立B2C已死!天猫战后观格局

作者:许琦
日期:2012/11/22 9:27:50

在整整半年前的5月13日,电商分析师李成东为虎嗅(那时还未正式上线)写了第一篇文章,题目是《传统零售公司或将面临柯达命运》,谈到电子商务渠道对传统零售渠道商的灭顶式冲击。在这半年里,我们看到京东作为新兴B2C与传统零售大佬苏宁的对决,看到天猫淘宝创下一日狂卷191亿元的全球零售单日记录。

  对未来不能再迟疑。

  而当下的电商格局是怎样的呢?在虎嗅上线半年之际,李成东应虎嗅之约写出这篇“电商年度观察”,希望对大家理解该产业有所帮助。

  他的主要观点是:

  •独立B2C已死。

  •淘宝在非标准品建立起了坚固的优势,但标准品和商超类市场将是B2C们的天下。

  •如果说2012年是B2C之战,那么2013年则是综合B2C平台之战。

  •京东不会因资金链断流而倒闭。

  •苏宁易购要做好综合B2C、完善用户体验,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

  •外资B2C将持续打酱油。

  •2012年11月11日,是中国零售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传统零售商入局线上市场的机会已然不大,而传统品牌们的互联网战争才刚刚打响!

  ————————————————————-

  以下为李成东全文:

  “黑色星期五”是美国人的购物狂欢节,2011年IBM旗下Benchmark数据,“黑色星期五”当天全美网络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3%至12.4亿美元(79.36亿元),2010年为10亿美元。假设2012年增长20%,则为14.88亿美元(93.74亿元)。而2012.11.11 天猫双十一,支付宝总销售额191亿,其中天猫132亿,淘宝59亿,这数据已经甩出美国好几条街了。

  在这个惊人的数据中,当当网作为入住的商户,贡献了1000多万!

  独立B2C已死

  2012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的在线图书零售商,最老牌的B2C电商,第一个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宣布进入天猫。曾几何时,当当网CEO李国庆在2011年初还在炮轰:“淘宝假货泛滥”、马云打假不敢“动真格”,称当当要在日用百货上做到正货假货价,掀起行业洗牌。

  未曾想一年后,当当网就是那个被洗“出局”的的独立电商。

  虽然很多人不那么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在美国除了eBay和亚马逊之外,在消费电子、办公用品、服装服饰,以及医药等等领域,还有数以百计活的还算不错的独立垂直B2C,其中TOP50 B2C中就有多达10家服装品牌。但这种情况永远都不会发生在中国了。

  实际上,真正的逆转实际要早得多,准确时间是2011年的8月20日。8月19日一年一度的派代电子商务年会刚结束,淘宝逍遥子就在北京密会了包括库巴、红孩子在内的18家B2C,并初步达成B2C入淘的合作意向。

  为什么要入淘?

  因为这些标准化的垂直网站所售产品的重复消费频率低,但用户获取成本却持续走高,这样就无法把这部分成本赚回来,盈利就更无望了。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迅网在内几家电商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每年预计50%-100%的增长目标,每年4000万左右的新增的用户根本就不够这几家巨头瓜分,更谈不上中小型B2C了。

  简单的总结:垂直的标准化的垂直网站,如果企图通过资金实力,更好的用户体验去打赢这场用户争夺战是不可能的。

  天猫作为国内最大的B2C平台,拥有最多的用户,也没有苏宁、京东这样彪悍的竞争对手,入淘是明智的选择。

  目前有影响力,还没有入淘(天猫)的独立B2C只剩下了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和腾讯旗下的易迅网4家资金实力雄厚的。

  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所以未来的格局也是非常清晰的。

  淘宝一家独大

  今年淘宝超过1万亿已经毫无疑问,而自营为主的B2C今年规模在1500亿上下,即使假设未来5年内,淘宝仅仅维持每年20%左右的增速,而B2C增速高达60%以上,到2016年淘宝依旧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淘宝演化的趋势是:将以100万-1000万量级的中型的小而美的市场,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天猫将走的路则是“第五大道”,全球所有知名品牌的直营旗舰店路线。天猫的定位,无疑给所有做平台的综合B2C提了一个问题,既然有品牌直营旗舰店,为什么用户还要到你这里下单?

  当然淘宝也不是没有缺点,淘宝购物无法保证正品带发票,并且也无法承诺配送服务质量,更大的麻烦在于,如果你要买三个不同东西,需要到个不同的店铺下单,选择物流,支付,用户体验远不及B2C顺畅。

  淘宝在非标准品建立起了坚固的优势,但标准品和商超类市场将是B2C们的天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