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新模式

作者:徐敏
日期:2013/10/18 12:11:44

移动电子商务,不仅提供电子购物环境,还提供一种全新的销售和信息发布渠道。从信息流向的角度,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的业务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推(Push)”业务:主要用于公共信息发布。应用领域包括时事新闻、天气预报、股票行情、彩票中奖公布、交通路况信息、招聘信息和广告等等。2)“拉(Pull)”业务:主要用于信息的个人定制接收。应用领域包括服务账单、电话号码、旅游信息、航班信息、影院节目安排、列车时刻表、行业产品信息等等。3)“交互式(Interactive)”业务:包括电子购物、博彩、游戏、证券交易、在线竞拍等等。10阿里巴巴
到今天为止,阿里巴巴已经走过了13年。重新梳理阿里巴巴到目前为止的成长历程及背后的逻辑会发现,从1999年以B2B业务切入电子商务领域至今,阿里巴巴一直在干一件事情,即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与传统线下的商业生态系统并无本质的区别,主要面向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和服务商。惟一的区别在于,由于主要依托于互联网,在产品展示、交易达成等环节上,与传统商务在形式上有一些不同。马云曾说,阿里巴巴从来就不是一家技术公司,而是一家技术驱动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按照互联网的俗语,我们不妨把过去13年走过的第一步称为“阿里巴巴的1.0时代”。[4]1999年初,阿里巴巴在杭州正式推出旗下第一个平台―B2B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站设计+推广”服务,即打造“网络义乌”模式,核心是帮助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中小制造企业“走出去”。当时一个大的背景是,阿里巴巴成立前,做外贸生意的中国中小企业可选途径一般只有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但广交会门槛高,对中小企业是个大的挑战。随着平台的发展,尤其是欧美经济的回落,阿里巴巴B2B将内贸和外贸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2010年3月,阿里巴巴中国交易市场采用作为新域名,同时完成战略升级,成为网上批发交易平台,将传统商业模式中信息搜寻、报价、下订单、合同签订等需要线下完成的流程电子化,极大提高中小批发交易的效率。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也很简单,即向供应商提供额外的线上和线下服务,将服务打包,以会员费的方式进行收费。2002年,阿里巴巴又推出“关键词”服务,同年首次实现盈利。此后阿里巴巴“会员费+增值服务”模式的B2B道路开始清晰。阿里巴巴B2B的出现,就在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国际贸易高进入门槛的问题,甚至在盈利模式(会员费)的设计上,也是模仿广交会展位收费的方式,不与交易效果挂钩。相对于广交会高昂的费用和门槛,阿里巴巴B2B平台的价值充分得以体现。总体来讲,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无论是To B还是To C业务,都是基于互联网为促成买家和卖家的交易提供服务。2003年初,在阿里巴巴B2B核心业务盈利稳定后,马云为寻找新增长点开始日本之行。马云发现,雅虎日本凭借本土化策略在日本C2C市场大胜eBay日本,这坚定了他推出C2C业务的决心。2003年5月淘宝成功上线,2003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1亿元人民币投资淘宝,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再向淘宝网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5年时间内,淘宝网市场份额从0做到86%,eBay则从90%跳水至6.6%。淘宝网的成功,除了开创性地推出具备担保交易(能同时解决支付信用与安全问题)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免费模式”,即不向买家和卖家收取交易佣金、商品展示费。免费模式正是淘宝网彻底击垮eBay中国的法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阿里巴巴对中国经济和消费的深刻理解―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太多的二手货可供交易,基于二手货交易收费的eBay模式在中国本土明显缺乏市场基础。阿里巴巴在当前重重危机重压下适时进行了调整。2012年7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新“七剑”架构调整,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巴巴B2B及阿里云6大子公司,被重新调整为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7大事业群。阿里巴巴B2B的中小企业,将通过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与消费者对接起来,阿里云则在打通底层数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消费者到渠道商,再到制造商的CBBS(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市场体系,加速推进One Company的目标,把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和淘宝市场体系有效结合。说到底,就是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独有的“To B+To C”,从流量到支付、数据、技术等的全业务线条、全程服务能力的“系统作战”优势,以便于随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这样的架构和思维之下,理所当然地出现了被热炒的新概念―“C2B”。用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的话说,B2C模式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的商业模式中定制会是主流,这就是“C2B”,它对背后商业运作的要求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联系起来看,所谓C2B模式其实就是阿里巴巴CBBS体系的概念化,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典型的IT式思维。实际上,定制化的商业模式自古有之。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外包定制的信息传递效率更高,边际成本更低,但定制是否会成主流,从来就不是某种技术决定的,而是人心,即消费者心智所决定的。在多数时候,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除非你把它们设计出来摆在他们的面前,让他们比较和选择。即使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和可预见的未来,定制仍然将是非主流,这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当然,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的出现让企业可以比以往更快、更全面、更深刻地跟踪和理解消费者,把握消费趋势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xumin_82461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776838943

我的淘宝店铺:  http://shop102919594.taobao.co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