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山东女子学院赵丹>>观点>>营销思想:人叫人千声不语

营销思想:人叫人千声不语

作者:赵丹
日期:2011/6/8 13:41:11

现代营销学是建立在4P框架下的,即:产品,渠道,宣传,定价。而4P的核心是产品,也就是说当我们对各种促销和点子造成的轰动效应大肆鼓吹的时候,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产品。企业不可能是完全依赖广告和促销生存,虽然广告会带来暂时性的创收或井喷现象,当然企业的广告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这里主要是从企业的产品质量作为重点来表述。
全球成功的企业或品牌看上去有着不同的区别,高度总结后却发现,这些成功的企业大多数都拥有一个或者多个好产品。几乎被当作管理、营销课程或专题讲座通用的案例来讲,比如麦当劳的成功靠服务,可口可乐的成功靠渠道,沃尔玛的成功靠成本控制和供货商议价等等。看上去这三家企业的产品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科技含量,麦当劳就是汉堡薯条,可口可乐同样的东西做了将近百年,沃尔玛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产品,而是一个零售商而已。这三家企业的成功靠的仅仅是宣传、促销、渠道这几个环节。
当然,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店铺老板,习惯性的讲品牌、讲企业文化,而几乎每天都挂在嘴边,实际上并没有能真正理解品牌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既然这些企业的产品这么简单,为什么没有看到国内的企业能轻而易举地模仿出来同质甚至更好的产品呢?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简单容易的汉堡、可乐他们始终处于国际市场领先和独有的地位呢?这就好比中国的全聚德烤鸭老外几辈子烤不出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市场上流通很多营销、策划管理类的书籍由于不想承认产品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刻意的鼓吹一些看起来玄之又玄的高深理论。于是一大批管理营销新词不断的涌现出来,执行力,细节,长尾,蓝海,等等……   
百汇嘉业传媒认为,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商铺,实际上都是在销售产品:旅行社销售的是旅游线路、饭店销售的是饭菜、家政公司销售的是服务项目……销售说白了就是卖东西,无论是卖什么东西,最终的结果是用手里的产品换取客人兜里的钱。“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结束了,再好的产品也要做宣传也要做活动,但是宣传和活动不应该成为营销的主体,不能脱离产品为主的4P框架。不能把卖产品最后变成了卖忽悠,早年很多企业就做一锤子买卖,忽悠一次就跑。但是在如今消费者日渐理性的买方市场中,大多数消费者一次当都不容易上,他们会反复比较,利用网络这一伟大平台去比较和权衡,他们会很快的辨别出谁在卖金子,谁在拿着沙子充金子。   
回到简单的零售服务商铺来说,店内所经营的产品连自己都觉得难看,还怎么去考虑如何促销呢?促销的前提是你产品合格,质量稳定,服务有保障。如果你拿着不堪入目的产品或是诸如“凭此广告用餐送豆浆一壶;用餐送饮料一罐”、“购满50元送台历一本或纸巾一包(实际是一小包)”此类不痛不痒的做促销,不正是我们说的“自己欺骗自己”吗?所以这样的结果会让消费者有种被忽悠的感觉。消费者不是傻子,我们一定学会常做换位思考。
更有甚者总把消费者当玩偶,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种逻辑除了让人觉得滑稽其次就是悲哀了,市场是靠拉动的,消费群体是靠情感培养的。在业界,有个词叫“品牌文化”,品牌实际就是一种理念,而文化就是为了围绕和实现这个品牌而创造一系列的“文脉、精神、品质、优势、服务”等现代化商业理念。
生意不好主要是因为你的产品、服务、促销等没能打动消费者,而不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问题。按照我们某些老板的思路,消费者不懂就可以忽悠他,就可以骗他,这样会走进经商的“旋涡”里,连退路都不会再有,因为“口碑”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百汇嘉业传媒想对那些天天热衷于搞促销、搞活动、擅于挑起价格战、口水战的商家说,应该真正的把心用在产品上,用在产品质量的提高、创新上,用在服务体系完善上,用在用心打动消费者的策略上。要明确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产品,是卖的东西。
 有人说“见景不如听景”,那你到底是让消费者“见景吃惊”还是“见景稀松”:“见景吃惊”表现在消费者看到你的广告而去你的店铺消费,由于觉得你的产品和服务比宣传还要好,这样会增强消费者的对你店铺的“忠信度”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见景稀松”表现在看到的实际情形和广告宣传相差的距离悬殊,就有被欺骗的感觉,对你产生了不信任,自己不来消费的同时,还有可能去向她周围的消费群体做负面宣传。
俗话说的好,“眼是观宝珠,嘴是试金石,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就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