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山东女子学院秦立超>>观点>>大学毕业是终点也是起点(3)

大学毕业是终点也是起点(3)

作者:秦立超
日期:2011/6/6 21:08:14

 收起你的小情绪

  毕业生离开校门,各种困难接踵而来,多数象牙塔内的学子从未遭遇大风大浪,一时难以适应。毕业生的压力巨大,主要表现在:

  学历贬值,前途茫茫。

  前面已经说过,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他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来以为自己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平步青云,结果却是在人才市场上一遍又一遍地投递简历,简历却如石沉大海,渺无回音,失望不断积压,最终发展为对自己的质疑。 人外有人,求职艰难。

  尽管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比自己更有能力的毕业生似乎无处不在,面试同样的工作,有人中选就会有人失败,失败的人总是比成功的人多。厚厚的证书本来是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却发现其他人拿着同样的证书,且每一张都比自己高一个等级。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 人,一次次的打击,侵蚀着人的信心。

  初入职场,万事艰辛。

  经过数次打击,好不容易拿到一份工作,自己也认清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努力工作。然后发现,自己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工作,不但要学习工作技能,与领导相处,与同事相处,都需要小心翼翼。每个月的薪水支付了衣食住行的费用,只剩下赤字。生活的压力骤然而来,突然对未来产生怀疑。

  功成名就,遥不可及。

  尽管自己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想要达到的目标却还是遥不可及,想要过更好的生活,想要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这些理想日渐消磨,最后剩下惯性支撑自己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以上压力,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让心灵脆弱的人失去心理平衡。不论是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混迹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手,人的心理情绪最为复杂最难掌控,中国的自杀率不断升高,最容易自杀的不是老人,不是孩子,而是那些青壮年。 大学生毕业,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艰辛,在思想上做好接受打击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接受困难,承受压力,开导自己,寻找对策,进而解决困难。大学生毕业,最重要的不是学历,而是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只有拥有正确的就业观,风险观,压力观,能够乐观地面对未来道路上的坎坷,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不论是求职还是工作,道理都是一样。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必须克服五大思想毛病,

  克服这些毛病,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五大毛病是: (1)贪图享受。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想要找这样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轻 松简单,又有高额的薪水,优厚的福利,接连不断的假期,最好还能公费环游世界。贪图享受,是很多毕业生无法克服的毛病。认清现实吧,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歌手在唱“有了钱没时间,有了时间没有钱。”工作和享受,没有太多的共存机会,贪图享受的人往往不安定,他们总是盯着更好的机会,而忽略手头的工作,而更多的机会,就在他 们做梦的时候、休息的时候溜走。

  (2) 盲目跟风。

  盲目跟风主要表现在择业观上。看到律师行业走俏,就去报考法学硕士,毕业后发现律师事务所人满为患,那些人不是来打官司的,而是来求职的;听说人力资源经理是个高薪又轻松的职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一家公司,拿到一份助理的工作,坐进办公室发现大事小情连绵不断,忙了一上午刚想松口气,发现邮箱里有几千份应聘简历需要马上看,还不如当个销售员来得自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工作,盲目追求热门职业或高薪职业,即使得到了工作,也做不长、做不好、做不痛快。

  (3) 缺乏主见。

  缺乏主见,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敢做主,总要问问这个,问问那个,优柔寡断,人云亦云,爸爸说工作应该进学校当老师,妈妈说你适合做行政,朋友说你应该做编辑,老师说你应该考研……说来说去,自己觉得哪样都好,哪样都放不下,最后什么也没做好,什么也没得到。缺乏主见,实质是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很容易在社会上吃亏。 (4) 不切实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