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黄河科技学院王耀正>>观点>>虞城县文化旅游建设策划

虞城县文化旅游建设策划

作者:王耀正
日期:2014/6/5 14:04:35

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山东、安徽二省相邻,属商丘市。

风景名胜

木兰祠位于虞城县城南 35 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该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和组画。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利民镇西南商均墓村后。即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镇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4米,周长110米,面积960平方米。墓周古木参天,并有守林人看护。墓前原有祠宇,后废。对此,《汉书》、《括地志》及《虞城县志》均有相关记载。 伊尹祠位于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即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前建祠堂,后为墓园,距祠堂门前南100米建有花戏楼,祠堂面向南,花戏楼面向北。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这些古柏传闻是唐朝开国大将军程咬金为纪念魏征所误植。

历史文化

虞城县自古 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

另外我县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木兰传说已被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尹传说准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楼的花鼓戏是几乎处于绝迹的剧种,它是脱胎于民间民歌,民间歌舞和民间小调,是在丑、旦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种。我县的刻瓷大师申世德的刻瓷工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全国堪称一绝。花鼓戏和刻瓷工艺已被市政府命名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贾寨豆腐干,景家麻花等等传统地方名吃申报了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舞蹈方面,城关镇南街的鬼会,花庄的二鬼摔跤,杨后提的高跷、小车子、旱船以其独树的特征,被人们所喜爱。剪纸、根雕、泥塑、挂毯等手工艺品也是独树一帜。

丰富的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虞城县发展的巨大物资和精神财富,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必将对增强虞城综合竞争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万亩梨园

东风夜放花千树,俏在丛深一笑中。置身于梨园春景,这里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万亩一望无际的玉树银花,成群的蜂蝶勾画出一道绝美的画卷。幽深的梨花芳香,新鲜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肺,使人如痴如醉,仿佛到了亦真亦幻的人间仙境。若是在金秋时节,金黄色的酥梨挂满枝头,果实累累,又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到时候,请你们再游宁陵,品尝这人间仙果。记得有一位游人曾经触景生情,诵诗一首:"梨花珠缀一重重,香浓春更浓,朝霞未染粉面,雪姿更娇容。嫩叶碧,新仔青,水凌凌,如糖似蜜,捧出黄橙。
相传,这百年老梨园栽植于清道光年间,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驻扎商丘,清军将领刘廷栋率众前往勒马集堵截,后转战宁陵石桥夏庄,就在此梨园内激战。其中有一棵百年老梨树,枝繁叶茂,苍劲有力,诠释了历史的沧桑。这棵树高4.2米,胸围2.2米,树冠覆盖周长20米,年可以结果350公斤。1958年,就是这棵老梨树上的果实被敬献给毛主席,得到了国家许多领导人的好评。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主席的口气回复了一封信,称赞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品质上乘,酥脆可口。后来,这封信由于县档案馆失火,不慎丢失。"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游人们瞭望万亩梨园美景,在这株百年梨树下合影、留念,以求幸福安康。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名县,增强虞城综合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界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各界人士和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虞城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奋斗

活动总结 :

通过参加本届能力秀“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我深深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一开始的发布观点,编辑词条到最后的实践报告总结,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非常的大,发现自身的缺点,并下定决心改正自身的毛病。并且我希望以后能经常参与类似活动,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