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吴伟>>观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

作者:吴伟
日期:2012/11/15 21:21:47

    1.电脑网络普及率低,缺乏基础条件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但我国拥有电脑的家庭特别是广大中低层收入家庭较少,庞大的网民群体与之薄弱的网络普及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制造了一个障碍。CNNIC近日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已达3亿多人,这个数据让我们振奋,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起步晚、人口多、基础设施不到位决定了当前电子商务不能大面积推广的现实状况。

  2.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诚信基础薄弱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活动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贷或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在经济学意义上,信用被解释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的根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做出的给付承诺。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无奸不商”传统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加上电子交易的虚拟与无现实购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成就感,让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与理解产生了偏差。加上现今传媒的广泛,商家间竞争大量的虚假信息、广告宣传的泛滥,偷税漏税,伪劣产品,欺诈现象的蔓延,让本应该简单干净的市场变得肮脏不堪,严重动摇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诚信基础。发展电子商务既是商务活动的一项重大变革,也是商品交易观念的一项革命。

  3.物流配送环节不完善,服务质量低

     电子商务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形商品不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必须借助于完善的实物配送系统。配送是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很伤脑筋的问题。网上消费者经常遇到交货延迟的现象,而且配送的费用很高。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国内缺乏系统化、专业化、收费合理化、全国性的货物配送企业,配送销售组织没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备的配送管理系统,这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人们的购物热情。

     我国目前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物流配送明显滞后。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以及我国辽阔的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物流对电子商务的限制作用日益突出。长期以来,商流与物流分割,主要表现在网上商流形成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体系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配送成本高、速度慢是买卖双方最大的心痛,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4.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公认为是未来IT业最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调查公司曾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的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业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使用电子商务,安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和现实商业贸易相识,均需双方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电子商务的未来,需要所有网民的共同协作。
   5.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匮乏

     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为关键因素。电子商务是信息化与商务运营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大量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文理分科、学科隔阂、培养方案不合理、高水平师资匮乏等原因,导致电子商务高级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与实际需要相比,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电子商务专家学者也比较缺,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甚至要进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