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吴伟>>观点>>外媒聚焦十八大经济政策 战略新兴产业迎机遇

外媒聚焦十八大经济政策 战略新兴产业迎机遇

作者:吴伟
日期:2012/11/14 21:29:15

     中共十八大开幕后,《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全球主流媒体密切关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及经济发展前景。外媒充分肯定了中国十年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之前《人民日报》就撰文称“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对于奋力追求科学发展的中国来讲,这是不平凡的十年,也是社会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十年。

     的确,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冷和过热、通胀和通缩的考验,国内生产总值从十年前首破10万亿元大关到2011年冲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年均增长超10%;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2012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3795亿元,这是2002年的3倍多;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3%;十年前世界五百强中的中国企业凤毛麟角,而现在则有七十多家中资企业跻身世界五百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连续10年实现增长;2002年—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855亿美元增长到4191亿美元,增长3.9倍……

     受益于我国稳中有进的宏观经济形势,2003—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我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此,十八大代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分析称,“正是我们坚持‘好’字优先,进行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起到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

     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机遇主要表现在外部市场需求有助于我们做大、做快;那么,在“后危机时代”,机遇则表现为内部转型的要求有助于我们调整、升级。因此,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例如,近日公布的中国PMI指数重回50%以上,释放出了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此外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都表露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这给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解决长期性的结构问题带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过去10年,我国主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较明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重头戏。从数据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2年44.8%提高到2011年46.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4%。这有力说明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新动力,而这动力就来自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则是动力之源,其支撑引领作用日渐显著。例如,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内网购规模暴增22倍,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2.5%。

     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凸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渗透到整个经济体,催生一系列新的应用、服务、生产体系和产业,引领新的技术经济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