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口碑营销案例分析

作者:武玲玲
日期:2011/10/15 14:06:4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在这场特大灾难中,企业的赈灾善举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捐赠额度和速度成为人们评判企业是否乐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
 
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中,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为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一夜之间这个民族饮料品牌迅速成为公众聚焦的中心。
 
5月19日晚,天涯论坛上出现了名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贴子,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胆敢是王石的200倍!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不买的就不要顶这个贴子啦!  这个热帖迅速被搜狐、网易、奇虎等国内人气最旺的论坛转载,受到网友的热捧,几天之后,类似的贴子已经充斥大大小小各类网络社区,“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等等言论如病毒般迅速在网络里扩散,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 
事件影响力:题贴子:3430条,相关网页:54800篇(百度)、70400篇(谷歌)
网民态度: 我的英雄,我支持!
 
因为一个亿,加多宝被推到舞台中心,吸引了无数公众的关注,在此背景之下网络话题被挑起,显得如此名正言顺,以至于不少网民觉得支持王老吉是应该的事,如同受恩应回报一样理所当然。
如此的创意,高关注度、好口碑指数都在意料之中,“封杀王老吉”事件当仁不让的入选2008上半年度最典型、最成功的网络口碑营销个案之一。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口号有创意:“让王老吉从货架上消失,封杀它!”“封杀王老吉”、“够狠”等字眼正话反说、利用带有负面字眼的标题吸引网民关注,深具“标题党”的创意.
 
二是情节够煽情:利用在中央电视台大型募捐活动中突出表现,通过一个“封杀王老吉”的口号,把“一个亿”吸引到的公众目光转移到企业自身,借助公益来煽情,把网民的好感直接引导为实际行动。
 
三是对比引争议:利用当时人们热衷比较各企业捐款数额的舆论背景,在贴子中直接将王老吉与王石进行对比,惹起争议,突出自身,在加速话题的扩散的同时, 又争取到网民对自己的支持,提高事件的网络口碑指数。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wul_428
凌凌散散(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36264854
又见衣帘幽梦(淘宝小店):http://shishangfuzhuangwu.taobao.co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