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麦伟健>>观点>>为什么中国没出Facebook

为什么中国没出Facebook

作者:麦伟健
日期:2012/5/31 20:31:50

Facebook的成功是它的创新的力量所致。Facebook的创新至少包括三个方面:颠覆性的的架构、开放的平台和真实的力量。Facebook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网站上架构,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与提供网络社交服务这两种类型合二为一。使用Facebook,既可以社交,也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网络服务。这种全新的架构区分了互联网发展的两个时代:在它之前的Web1.0时代和以它为标志的Web2.0时代。

在Facebook问世四年后的2007年底,它将自己的服务平台对全球开放。Facebook的开放是它颠覆性架构的自然延伸。Facebook做的是深度和全方位的开放,既开放了平台的源代码,也开放了面向第三方服务的多种接口,还开放了网站间平等贯通的机制。Facebook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网络新时代的推动者和开放中心。由此它重组了网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创造了新的市场价值,也降低了用户享用网络服务的成本。

颠覆性架构和开放的平台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点依赖于Facebook自身的所具有的真实的力量。用户以真实的身份入驻Facebook,之所以愿意使用真实的身份,是因为不真实就无法建立真实的社会关系网,现实世界的家人和朋友无法找到你。有了真实的个人和真实的社会关系网,真实的社会互动也就由此展开,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持续的、扩展的网络行为信息流,充实了整个架构,让开放平台充满了活力。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Facebook?或者既然Facebook未能在中国提供服务,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公司学着做一个不是Facebook但能够提供类似服务,在中国市场取得类似地位和发展势头的网站呢?

业内有一些自称是中国的Facebook的网站,但除了形似,其深层内涵一点都没学到,成长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相形见拙。

真实的力量——穿凿现实

互联网进入商业服务的20年来,每次大的创新都给现实社会带来巨大冲击。雅虎模式的成长壮大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ebay模式给拍卖业和零售业施加了明显的压力,亚马逊击碎了出版发行业的固有模式,谷歌搜索重新定义了广告市场。比较起来,Facebook的发展壮大对现实世界冲击最大。在Facebook这个网络世界里,人们基本上生活在一个乌托邦中,如果算不上无政府主义的话,至少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这是一个扁平化的世界,人与人是相互平等的,任何人可以与任何人建立社会关系。个人隐私和人们的社会空间安全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获取自己想看的信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就让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尽一样了。尽管Facebook有70%以上的用户和流量都来自美国以外,算得上是最全球化的网络服务之一,但也是被妖魔化最厉害、被封杀最多的网络服务之一。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动荡,总是有一些人把账算到Facebook头上。如果一个国家的网络业从业者和网民根本无法使用Facebook,你怎么能指望这个国家出一个Facebook呢?

中国——无创新氛围

在Facebook问世后五六年里,正式中国网络业日子最好过得时期。新增网民数量以每年6000万到8000万的速度增长,网民总数从1亿多迅速增长到5亿人,网络市场急剧膨胀。中国GDP年增长率在10%以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社会上资金充裕。人多钱多的大形势无论多现有公司的业绩增长还是对创业公司的融资启动都极为有利。这个大好的地利放到互联网创新问题的讨论上,却变成了大大的利空。如果守旧抄袭就可以获取很多用户,如果东西做得一般就可以获取很多收入,网络公司就不会有什么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正式在这种氛围里,网络业内充斥着自满自足的乐观情绪。业内会议很多,大多数却是自吹自擂的市场公关活动。严肃的、专业的、深度的、公开平等交流的研讨会不是绝对没有,但肯定是屈指可数。

中国网络业面对的是世界上最严厉、最多变、最没有章法的行业管理体制。无论是行业准入还是运营监管,每个公司都要应对完全无法预测的巨大风险。一个产品、一项服务、一个商业模式是否合法合规合心意,是否可持续运营,是否能够通过种种关卡而赢利,都不是经营者和投资者自身能够预测、控制和调整的,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因此,做熟门熟路的东西就好增加安全系数,而看上去潜力很大,前景广阔的创新从业者却往往不敢想或不敢干,久而久之就成为不会想或不会干。创新的本意是打破格局,突破体制,开拓空间,而现实往往是巩固格局,维护体制,限制空间。

(文章内容摘自凤凰出版社《为什么中国没出Facebook》一书,作者:谢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