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王颖>>观点>>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的潜力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的潜力

作者:王颖
日期:2012/4/25 9:14:28

“目前国内医药电子商务模式较为单一、效率相对不高、水平参差不齐,非常容易受政策左右。”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去年淘宝、京东、当当等大型电商涉药引发轰动,其后也有多家医药电商陆续上线,但目前尚未生成特别突出的龙头企业。

  截至4月18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可查询到的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企业共108家,其中服务范围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B2C企业有62家之多。

  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此前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医药B2C的规模达到4亿元,已出现5家销售额达5000万元的网上药店;预计在2012年,医药B2C的规模将达到15亿元,将会出现4~5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网上药店。

  不过,上述数据与最早开展药品电子商务的美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2011年,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已占整个医药流通规模的近30%。

  对此,陈嗣科坦言,差距主要在于政策引导方面。在他看来,美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达,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发展形成的B2B、B2C、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多种形式竞争并存,并且通过第三方物流网络完成药品的分销与配送;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的网上药店与保险公司有联动。而在国内,绝大多数处方药销售渠道依然是医疗机构,网上药店可分羹的份额原本就不大;同时,网上药店仍未获得医保方面的认可,在政策引导下,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可以报销的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

  研究人士也指出,假若能实现药品网购与医保卡、农村合作医疗卡的无缝对接,可挖出非常大的潜力。“不过,在对接前迫切要解决的还是政策方面的缺失问题。”该人士表示,医药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制约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已颁布的20多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中,没有专门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法规。鉴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运行需要良好的政策与法律环境,研究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与规范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法规。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100ec.cn/detail--6034767.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