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落花锄也分飞

作者:王琰
日期:2010/12/13 10:37:22

      文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记录与诠释的符号,我的文字便是我用来记录生活中一切与我有关的点点滴滴的符号,文字本身没有情感,也并非灵动,但将活生生的人生中所具备的一切喜怒哀乐注入到文字中,文字便可鲜活起来。
  
  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良好的条件去系统地,按部就班地从事一个人从小就应该进行的基础知识的教育,更不用说能有多少文字功底,与他人的笔墨文风相比较,往往会觉得相形见绌,既无华丽之言,又无深刻之度,简单直白便是我自以为是的写作风格,其实也说不上什么风格,连我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与血型有关,亦或许和生活的经历有关吧,归根到底是因了什么,谁知道呢?曾经有人在博客上看了我的文字,问我是不是喜欢伤感文学,当时不加思索地回答是,其实对于此类文学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反正就是喜欢那种悲悲凄凄的感觉。也许因此被人误以为是属于伤感文学之类的。
  
  记得一次无意间和一个小女孩谈论理想的话题,很是感慨第一次高考的志愿,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曾是我梦寐以求的,她竟调侃地说“我相信如果当演员,你一定是一个最优秀的悲剧演员,”呵呵,现在想来真的有点不自量力,可有谁不曾有过青葱岁月的美好梦想,或者说是狂想。女孩不经意间说出的这句话令我为之震惊,如此年少之人竟能观察地如此细微,又形容的如此贴切。也许正是这种自觉不自觉的,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种自怜﹑自惜的悲怨才使得文字给人以哀婉悲戚之感。
  
  闲来无事,突然想在百度里搜索有关伤感文学,并想对此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感伤文学寄情无限。正如《庄子·至乐》里所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人之此生,维一个情字所系,有情,便会有喜怒哀乐,有情,便会有伤之不如意之情感。古今中外,伤感文学的不朽诗篇不计其数;从吟咏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之美的《诗经》到委婉曲折的《楚辞》,再到豪放与婉约之别的宋词,以及家喻户晓痴男怨女们所钟爱的《红楼梦》,甚至到后期的张爱铃,现代的安妮宝贝等作家,都不乏伤感并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文字的伤感之情体现在作品中,进而被推到一个一个更高的境界,为世人所喜爱,为世人所感叹。
  
  我以为这种感伤,这种以文字诠释的那种苍凉的,静穆的、悲悯的、悱恻的情节,并非是一种顾影自怜,无病呻吟,也非一种人们所谓的变态心理。伤感文学具有无穷的魅力,它凝重,典雅,多情,柔美,朦胧,它营造和渲染的意境、挥之不去的缠绵悱恻与凄婉,很容易唤起人对世间沧桑﹑人世浮沉的感喟。表达着人类最深切的精神感伤。
  
  伤感是一种唯美,文字是一种释怀,二者的结合正是心灵生存的最高境界。伤感文学更富于哲理;它能给人予启迪,能让人思索得更多,能激发人的创作激情以及灵感。笔者之所以还能感觉到痛苦,悲哀与无奈就说明他的灵魂还没有完全麻木,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依然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向往蓝天白云,向往大海的辽阔,向往绚烂的阳光。读着那些凄美的足以让人落泪的文字,既感觉生存完全是一种悲哀,同时又会对美好充满无限的憧憬。心不断地在坚守与放弃中挣扎。
  
  生之悲凉与无奈乃人生难以承受之重。欢乐易逝,感伤渊远流长,我也仅仅想借以我瘦弱而伤感的文字来诠释一种瞬息万变的心境,一种对流年往事瞬息而过的感伤,并渴望与期待这伤感的文字终能在这人间四月天里开出花来,开出美丽的花来,即便只是昙花一现的美丽,也依旧芳香如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