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王丽花>>观点>>体验经济,互联网生存的秘密

体验经济,互联网生存的秘密

作者:王丽花
日期:2012/5/31 8:04:21

作者以四个互联网创新的小故事诠释了做互联网产品的秘诀:多想想怎样才能让产品有趣。下面四个小故事,能帮你一窥互联网生存的小秘密。

  ●也许你正苦思冥想上线哪个功能来吸引用户。

  ●也许你正研究竞争产品,总结对手的成功经验。

  ●也许你正激情四射,摩拳擦掌打算创造自己的事业。

  故事一:早起的红娘

  某位朋友,在2000年就开始投身互联网创业。有一天,他发现每个城市往往存在多家婚介所,通过收取会员费来盈利,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而每个老板唯一的烦恼,就是只能覆盖附近有限的区域。这说明人们确实有婚介需要,但受地域局限较大。如果将这个生意搬到网上,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打破地域限制,而收取会员费也是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所以即使只收取非常低的会员费,也可以获得大量用户而实现盈利。此外还有一点非常有利,当时几乎没有同类型的网站,因此能够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轻易地建立网站知名度,进而在将来整体上市。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商业计划!

  网站很快上线了,大量“美女”和“老板”的优质用户被创造出来,广告流水不停地增加,此外还收购几家现实生活中的婚介所,导入社区的第一批真实用户。网络的知名度也慢慢积累起来,可自然增长的会员几乎没有。结果经过几年的苦苦挣扎,朋友不得不放弃了。可每当他看到现在红火的婚介网站,总是想不通,为什么他当年做得几乎一模一样,可是他就成了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呢?

  因为时机不对。2000年,很多人还没有自己的电脑而是在网吧里体验网络世界,因此第一批网民大多由学生或者年轻人构成。如果说娱乐和交友的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话,但婚恋估计不在考虑之列。而到了2010年,当年那些网民已成熟,开始考虑终身大事,电脑也进入千家万户,网民规模是以亿为单位,覆盖各个年龄段,加上电视媒体的推波助澜,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开始太早,很可能坚持不到黎明出现。而开始太晚,竞争又太惨烈。大家常说成功,运气非常重要,这运气就是大势。什么是互联网的大势,可以看看吴军的《浪潮之颠》。

  因此,在互联网,并不总是早起的鸟儿就有饭吃。

  故事二:刺客的生意

  2006年9月,《伦敦报》像火红的枫叶染红伦敦的夜空;2009年9月,这份报纸犹如一颗流星在伦敦的夜空消失。9月18日那天,当再次点击报纸网站,网页右侧的一行字令人眩目:This website is no longer updated。和其他免费报纸一样,《伦敦报》的收入来源完全依赖广告,而广告收益又直接受经济形势的制约。在走过三年多的历程之后,《伦敦报》终因经济原因被迫关闭。其中既有自身经营不善的内因,也有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这一外因。自金融危机从2008年秋季加剧以来,欧洲免费报纸发行量下降了10%以上,其他地区免费报纸的广告收入下降了30%以上,许多免费报纸不得不削减成本、寻求合并或停刊倒闭。

  免费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最常见的,因为免费总是比较吸引人。2000年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兴起,订阅报纸的人数越来越少。为此,报纸们希望借鉴互联网商业模式,发行免费报纸,通过“免费”吸引读者、增加销量,再从广告中收益。刚开始时,报纸为了抵制危险才推出免费报纸,后来免费报纸成了一项盈利手段,免费报纸之间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一切都很美好,直到2008金融危机到来,报纸们才警觉免费的商业模式其实非常脆弱。网民已经习惯不为互联网付费,从盗版软件到免费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互联网的免费已经打击了很多行业,比如音乐、电影和出版等。别人挣不到钱,可我们也挣不到钱。没听说哪家音乐或者电影网站日子过得很滋润,已经不用考虑盈利模式。所以有些技术创新,比如P2P,对大众是好的,而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却是核弹式攻击,一旦被释放,最终只能获得焦土。当然你可以说这会造福互联网大众,但这种免费的创新更像是杀鸡取卵。假想有一天音乐家、艺术家、电影人都没有收入养活自己,他们就不得不为了谋生而改行。或者亲爱的程序员们也没有收入,那么大众上网只能自娱自乐了。所以应该要像苹果那样,大家都有钱挣才是真的好,这才是生意。

  因此,在互联网,刺客式的技术创新,可以摧毁别人,却无法成为一门生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