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余东星>>观点>>关于“中国创造”的考察——美国

关于“中国创造”的考察——美国

作者:余东星
日期:2012/5/24 20:47:27

 美国100年前崛起时面对欧洲的围追堵截,一如今日之中国。

美国崛起时面临欧洲的质疑,一如今日之中国。

从不被欧洲认同,到不认同欧洲。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凡事都有个背景,我们就从美国崛起的背景讲起。

美国独立时,英国对世界的主导权不如今日之美国,从英国无力阻挡美国独立即可看出。从独立到南北战争结束的80多年间,英国一直没有放弃分裂美国的努力。在欧洲人眼里,欧洲是“上帝的选民”,北美则是“上帝的弃民”。当时,美国也就是向欧洲出口原料的地方,属于初级原料贸易。

曾经看到一个资料(现在无法查证了),英国为了保持棉纺业的优势,对棉纺业的生产技术实行严格的保密措施。后来,由于“内鬼”,棉纺技术泄漏给美国人,美国的原料与技术结合,优势明显,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

南北战争后,美国迅速崛起。欧洲充斥着“美国威胁论”,因为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葡萄酒)已充斥欧洲。“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在抢夺世界。”

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但美国的产品很不争气。欧洲当年曾经明令禁止进口美国的药品和食品,一方面是质量低劣,另一方面是食品与药品不分。比如,如今享誉世界的可口可乐,当初就是咳嗽药水,现在可以想象这样的药品真的有效吗,而且还添加了现在的违禁成份可卡因。后来,药水一变又成为饮料。在现在的美国,不可能出现这种乱象。现在可口可乐成功了,我们竟然把怪事当奇事。

1823年,为了应对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美国总统门罗发表了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的演讲,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涉美国的事务。推行“美洲事务是美国人事务”的政策。推行门罗主义,实际上是因为力量不够强大而采取的自保措施,有点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直到二战前,美国仍然实行孤立主义政策,拒绝承担世界责任,美国参议院甚至不批准由威尔逊总统参与倡议设立的“国际联盟”,多少有点“韬光养晦”的意思。

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被迫参战,要想让美国开战很难。因为经济已经遥遥领先的美国,并没有获得世界的认同。

二战后,美国彻底统治了世界,但英法心理上并不服输。一直到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联军败于埃及,颜面全无,彻底认同美国支配世界,欧洲才真正服输。尽管如此,因为以往的历史的荣耀,多少还有点自我安慰式的心理优越感。

从美国崛起中,大致可以看出一个轨迹:

第一阶段,输出原料,输入制成品。

第二阶段,制造业崛起,向欧洲输出制成品。由于质量问题,遭遇欧洲篾视。因为崛起影响欧洲利益,欧洲围堵美国。

第三阶段,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一些新兴行业开始领先,如电气、石油、化工等。

第四阶段,二战后,政治和军事地位上升,获得世界秩序的支配权。美国产品同美国大兵一起走向世界。可口可乐、吉利都曾是美军的战略物资,美军走到哪里,产品就输出到哪里。

第五阶段,从心理上彻底征服世界,文化产业称霸世界。

大国的崛起,经济的征服与心理的征服是不同步的,世界的成长与世界的认同是有落差的。

1894年工业生产世界第一,到1945年二战结束取得世界支配地位,美国花了51年,到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从心理上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用了62年。

在考察美国的优势产业时,不能忽视美国崛起的背景。

美国的优势产业很多,如好莱坞电影、硅谷、华尔街金融、NBA、美国大学、赌城拉斯维加斯、底特律汽车、航空航天、美国现代农业、石油化工、娱乐业、美国快餐、碳酸饮料等。

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优势产业非常多。分析美国有创造力的优势产业,有下列特点:

第一,美国的制造业是在英国“禁运”时期依靠国内市场成长起来的。美国独立后,美国国向欧洲输出原料,欧洲向美国输出制成品,这样的趋势并没有改变。1807年禁运和1812年美英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禁运催生了美国的制造业,而且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制造业。

我们知道,欧洲的崛起与殖民有关,殖民地作为制造业倾销商品的最佳市场。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制造业受政治军事因素的冲击很大,而以国内市场为主则不同。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是世界大国中外贸依存度最低的国家。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强劲持续的国内市场是培育世界级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

在国内形成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走向世界就必然影响世界。这一点,对中国特殊有启发意义。

第二,美国的优势产业,很多是抓住时代机遇的产物。美国的崛起时恰逢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进入电气时代,美国的优势产业多数与此有关,石油、化学、电气等产业均与此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的优势产业,除了钢铁、铁路等产业外,多数目前仍然具备优势。

英国崛起时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时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美国的强盛时期,还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浪潮。美国的众多优势产业,都是与这些新兴产业同步的,一开始就领先,一直领先至今。只要美国不衰弱,仍将在这些领域领先。这是美国的传统优势产业。

在时代性的技术革命时期建立的优势产业包括:底特律汽车、硅谷等。

第三,美国崛起时,没有学习和模仿欧洲带有贵族和绅士的文化风格,而是创造和引领了一种被称为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因为缺乏深厚的底蕴而受到欧洲的鄙视和嘲笑,甚至很多中国也不认同。

与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相对应,美国一些优势产业的地位难以撼动,如好莱坞电影、美国快餐、碳酸饮料等。

第四,美国的军火工业遥遥领先,军事工业创造的顶级技术不断产生新的产业,美国在这些产业处于绝对领先位置,比如航空航天。

第五,与二战前靠产品统治世界不同,美国创造了技术标准统治世界的模式。先创造一种新技术,然后把技术设立为世界标准,通过标准把世界产业链纳入其统治范围。所以,欧洲是价值标准的创造者,美国既是技术标准的创造也是价值标准的创造者。

第六,美国的文化产业(包括媒体产业、娱乐业、体育产业等)与新技术新媒体的结合非常好,成功地把一个国家的产业变成了全世界的产业,如NBA。美国的文化产业又完成了对世界消费者“洗脑”的作用。

美国的崛起路径非常值得中国借鉴。首先,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崛起,基于地缘政治的缘故,必然受到强权的敌视和堵截。按照地缘政治的观点,相邻的强国是天然的敌人。而中国崛起时,不仅让第一强国美国受到威胁,周边大国更是如此。其次,强劲的国内市场是优势产业立足世界的基础。未来的优势产业和优秀企业,一定是做好了中国市场。现在而言,美国的就是世界的。未来而言,中国的就是世界的。第三,IT领域不断催生新产业,这是历史性的机遇,不可错过。第四,欧洲的贵族和绅士文化和美国的大众快餐文化,已经产业化,完成了对世界消费者的“洗脑”。中国神秘的东方文化对西方很有吸引力,如果中国文化产业能够起走向世界,那么,因为文化热而衍生产品热是正常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