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是怎么做的

作者:关树燕
日期:2010/5/18 23:00:34

   某设计公司为一家大型企业设计了一套图片。这家企业的老总过目以后,表示满意。但第二天,企业高层开会定稿的时候,老总忽然发言,比如,这个门为什么是红色的?如果设计成绿色的,是不是会更漂亮?徽标也有点蠢,可以再纤细一些;英文字母似乎应该再大一些……他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最后总结说,连一个中学生都看得出来的问题,设计公司就看不出来吗?这样的图案我们不能用!
    价值数万元的生意泡汤了,设计公司很不理解,老总的态度转换实在太快了。后来,他们拐弯抹角打听到原因。那天晚上,老总把一摞图片带回了家。老总的女儿闲着没事,翻看一遍,然后大发了一通议论。老爹认为女儿见解深刻,照单全收,第二天就在决策会议上“传达”了。
    几个资深设计师辛苦半个月,竟让一个毫无专业知识的小丫头随口几句话就搅了生意,往哪里说理去!设计公司的经理很憋气。但你不要以为这是个案,很多决策者的意见都是这么来的。一个单位的领导郑重向下属推荐某个财经论坛,说该论坛上精品帖子特多,值得深入研究。原来,他儿子就是那个论坛的版主;某处长每次开会都提到某部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说到得意处,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其实他根本没看过这部电视剧,不过他老婆非常喜欢看,并经常对他念叨该台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不能把决策者的愚蠢决定都推到他们的家人身上,但是,他们身边人的哪怕不经意的话,的确常常成为他们做决策的重要参照。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身边人的看法等同于大众的意见,因为很多决策者平时接收的有效信息实在有限,别指望他们靠博览群书、刻苦学习来增长见识,他们才没那个闲心呢;也不要期待他们本身真的有多高明的见解,他们只能照搬妻儿老小的意见。某些时候,如果感觉决策者的说法有点诡异,你放心,那背后一定晃动着他们家人或者朋友的影子。
    自然,决策者身边的人也不见得个个颟顸愚蠢,心怀鬼胎。长孙皇后对于唐太宗来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贤内助吗?她还主动介入政务呢!但有一点比较要命,一个人被派来当你的上司,后来才发现,上司其实是他妻儿的传声筒,而他还洋洋自得,自认见多识广,这可怎么办?
    我们广告公司经历过的太多了,我们做的很多东西本来是给消费群体看的,但是决定是否用它们的却是企业的市场部的人甚至公司老板,他们个人的喜好基本决定了结果,所以老百姓会在电视上看到那么多的垃圾广告在轰炸。
    据说某些产品的代言人,之所以选他或者她,很大原因是企业老板的老婆或者孩子喜欢,哪怕这个代言人根本不符合产品和目标人群的定位。摘自《决策是怎么做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