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的退出分析

作者:王杰尧
日期:2011/5/30 10:21:35

我们将以非常负责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投资者。我们知道,风险资本投资人并不是要长期地持有投资,而是寻求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取得收益。qq公司会把使投资者在退出时得到尽

可能大的回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投资者的退出方式有许多种,如IPO(首次公开上市)、收购、公司回购、二次出售、清算、注销等。其中,以IPO形式退出所获得的收益高于其它退出途径。但在中国,对上市公

    司有着严格的规定,往往只有那些各行各业中的领头羊才有望上市,因此进入壁垒高。而且,IPO成功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规范的股票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意义重大(当前的金融危机已证明当衍生工具市场不能准确反映企业价值时,其市场动荡会对企业业绩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风险资本投资业的长期繁荣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中国股市虽已实现了弱型效率(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张远强, 1997年 5月),但仍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操作和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中国的IPO市场是否有能力承载风险资本支持企业上市,是否能给予这类高科技、高风险的企业以较为准确的市场评估尚不得知。

除IPO之外,收购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退出方式。虽然从历史的整体平均水平来看,通过收购产生的收益较之IPO要差一些,但将两者作一番比较,便不难发现,收购这种途径也有

    其优越性。第一、,IPO市场对上市企业要求很高。通常只有那些非常成功,收益或潜在收益极高的风险资本支持企业才能上市。而收购则不同,它对状况极差的和前途一片大好的企业都敞开了大门。

第二,IPO市场非常不稳定,相形之下,收购就显得稳健得多了。尤其是在80年代、90-年代,出现了大企业收购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热潮。它们的收购行为无疑为风险资本投资人

    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退出途径。第二,风险资本支持企业上市之后,往往成了孤胆英雄,独行于激烈竞争的风浪之中。收购则与之恰恰相反。被收购的风险资本支持企业通常可从收购的企业那里获得大量的技术、管理和资金上的支持。

由上述论述可见,收购是一种市场机会稳定,收益可得到保证的退出方式。尤其是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收购是令人较为满意的退出方式。

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到思源智能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第五年时,正面临着产品重点由民用转向商用的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公司内部管理也将面临巨大的变革。这时如果能得到在资金、管理与生产方面都具有雄厚势力的大企业的支持,将会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公司的发展来说,我们将努力以收购的方式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为此我们除了创造尽可能好的业绩之外,还将注意做好与相关的大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将来可能发生的转让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