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的现实依据

作者:秦梦园
日期:2012/10/30 10:23:48

1.关于企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现存问题与分析

  这主要是关于问题讨论的背景的研究。目前,在一般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科研队伍发展的不平衡;参与不平衡;队伍建设不足;缺乏全员性,而只有工程师的创新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不正常的;自发为主,极其缺乏自觉,主体自我开发意识淡薄;传统职业技术培训中缺少理念与思维方面的训练,没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师;没有对企业全员的系统的创新培训教育。实际参与到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比例比较小,没有真正形成群众性的全员创新活动形势;配套政策还有一定不足,考核比较单一简单,整体机制还极需改进;相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系统理论研究和实验少得可怜;还有把创新与技能培训对立起来的倾向,其实,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两者都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创新素质实际上是更深层的素质构成;石油企业有特殊性,但不是借口;而在具体实践中,也说明了职工全员创新的广泛前景;经费投入模式简单、活性化程度低,来源渠道单一,缺乏活力和激励机制;员工创新的组织薄弱;活动及园地缺乏,形式单调、缺乏活力;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系统的职工创新培训潜力开发不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能力比较差;自己独立创新开发少;队伍的等靠要现象严重,惰性大;科技人员及职工全员的基本理论水平不平衡,科研意识比较淡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有相当大比例的科技人员的主体角色意识低。

2.形势、机遇与挑战

  我国加入Wm,在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严格;国企改革步步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需求对科技人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样新的严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和企业科技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以说,这其实就是生死存亡性的挑战。不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如此。而这一严峻挑战是实力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机制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创新水平的竞争。说到底,最为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与开发方面,也表现在主体的自我开发方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