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电影的差距

作者:林振根
日期:2013/10/22 12:20:06

如果说前几年我们还习惯于寻找国内后期制作行业与国外的差距的话,

那么现在,

我们已经将双

方纳于一个平台上进行更为理性的比较了。去除大环境、政策、盗版问题等,国内的后期制作人才已

经有了一个新的水平积累,尤其是个人水平,已经不逊于国际水平

;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价格的

下降,在一些关键技术、

软硬件设备上也基本能与国外保持接轨;

至于技术研发,

虽然不能像海外一

些大公司一样能为某一个电影项目组建专门的工具研发团队,

但国内大量的传统工业部门有着非常好

的软件开发人员。此外是资金问题,中国大部分电影都是低成本拍摄。

 

 

 

因为资金所限,后期制作会相对比较粗糙,但在一些中等规模的项目上,比如广告,

有些投资已

 

 

 

经能与国际水平持平。

 

 

 

最大的问题是需求问题,如果国内的电影市场本身不启动,中国的电影特效团队成长就很困难。

需求问题是国内后期制作业和海外环境相比的最大区别,

而不是人才或者资金。

每年中国出品的商业

片少,用特效的、

或者用得起特效的电影就更少,电影的团队自然就建立不起来。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

展,

电影特效更依赖单个制作人员的经验和意识,

而不是单通过人力资源的低成本就能形成竞争力的,

这也说明中国团队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并不明显。

 

 

 

国内的电影特效还处于起步阶段。近两年几部国产大片,比如《英雄》、《十面埋伏》、《天下

无贼》、《功夫》,以及将来的《无极》等,其火爆程度令人侧目,而且不约而同的,这几部电影都

将后期制作和电脑特效作为了自己的“卖点”之一,虽不敢说这已经意味了国内电影市场在突破坚

冰、慢慢启动,但众多主流导演对后期制作的关注和重视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对刚刚起步的国内电影

后期制作业将是很大的鼓舞。

 

 

 

而以商业广告、

电视包装为主的中小型公司,

其协作模式跟电影不同,

需要更大的弹性才能应对。

如果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需要视觉特效的帮助来讲故事,那么比较可能的方式是多家公司共同协

作,再通过特效制片来统筹整体。火爆一时的张纪中的《天龙八部》

和正在拍摄的《神雕侠侣》

走的

就是这种路子。电视剧特效开始成规模的采用,对于国内特效团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