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江西理工大学李寿鑫>>观点>>如何突破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心理瓶颈

如何突破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心理瓶颈

作者:李寿鑫
日期:2010/5/27 8:24:13

刘亚声是广东某工程公司的工程师,进入公司10年以来,工作勤勤恳恳,同事关系良好。工作业绩常常受到上级表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有意提拔他担任中层或更重要的管理工作。但有一件事刘亚声总是突破不了,那就是开会时从不敢发言。当众做工作述职时,他总是低着头念稿纸,脸憋得通红,没等大家听清楚就退下台。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也没能改变这一状况。


2008年,这家公司引进了“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培训,在上普及课时,职业生涯培训师也没有发现刘亚声的这个状况,但在上“职业生涯实务操作”训练课时,训练导师发现刘亚声在小组讨论中极少发言,偶尔发言也是念纸条,或者干脆小声地告诉身边的同事,再由同事转述。休息时,训练导师和他交流,“亚声啊!如果其他同事都像你这样,这个训练课就办不成了。” 刘亚声说:“我也知道应该积极发言,可是我一站在大家面前,面部肌肉就像上了一把锁,‘咔’地一声锁住了。”细心的训练导师发现亚声在说这些话时,双手在翻来覆去地摆弄着手机,而手机屏幕上有四个红色的大字在不停地滚动:“沉默是金!”。幸好这位训练导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他意识到亚声的问题不的知识、观念或能力上,很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心结没有打开。


在征得公司领导和刘亚声本人同意下,训练导师当天晚上为刘亚声做了一次心理辅导。通过深入沟通,刘亚声说出了隐藏在心中近30年的秘密。


刘亚声的父亲在年轻时是一位热情活泼,爱说爱笑的人。在单位的各种会议、活动中总是非常活跃地发言。1957年,亚声父亲单位分到一个指标,但这次不是选劳模,而是评右派。于是在大家就把在一次民主评议会议上发言最积极热烈地亚声父亲评为右派。开始亚声的父亲没太在意,心想曾好几次被大家评为先进、劳模,当一次右派也无所谓,反正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他被迫成为历次政治运动的运动员。写检查、挨批斗、降工资、扣奖金,有时甚至失去人身自由。


在亚声五六岁时,爸爸痛苦地说:“儿子,你要记住:祸从口出啊!爸爸就是因为当众多说了几句话,害得咱家几十年抬不起头。你给我记住:无论在哪个场合,人多就闭嘴!”天生活泼好动的小亚声就是喜欢人多时说话,他的父亲几次劝阻无效后,就用武力解决。每当小亚声在邻居或朋友面前大声说话时,他爸爸就一个耳光狠狠地甩过去,有时打得小亚声原地转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刘亚声变成了公众面前的“刘哑声”。


训练导师决定用催眠治疗的方法帮亚声打开这个心结。在中度催眠状态下,刘亚声和已经去世多年的父亲重逢。开始倾诉心中的委屈和愤懑:“爸爸,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呀?快30年了,我都憋死了!”


这个20几年没有流过眼泪的汉子,声音嘶哑,泪水长流。训练导师又用换位对话法,让刘亚声站在父亲的位置,感受父亲在天之灵的心声:“孩子,我是不想让你再吃亏啊!不想让你再受我过去的苦呀!每次打你时,我比你还难受啊!”


训练导师让刘亚声回到自己的位置告诉父亲:“爸爸,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大家都可以说话了,您同意让我当众说话吗?”


当亚声又回到父亲的位置,说出了父亲的特赦语言:“孩子,只要你能安全,就去说吧!爸爸不再拦你了。”

江西理工大学 李寿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