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武汉工程大学刘盛>>观点>>营销人看阿凡达营销

营销人看阿凡达营销

作者:刘盛
日期:2010/6/5 0:55:48

说实话,一向只偏重于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散人对美国电影《阿凡达》的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但作为企业管理咨询师,阿凡达式营销却是散人一直都在关注的。

 先看结果:

 经济效益:《阿凡达》仅用17天,总票房已达16亿美元,中国内地上映13天,票房轻松破5亿人民币。

 社会效益:有报道称其购票队伍堪比春运;“你看《阿凡达》了吗?”已经成为了和“你好”一样流行的开场白;《阿凡达》已成为一个热点潮流的符号。

 这个结果是谁制造的?卡梅隆----一个不是营销人的营销大师,曾经书写过《终结者》、《泰坦尼克》电影票房传奇的人。

 他是怎么运作的?

 一、精心打造一个好的产品。

 虽说电影的根本功能就是娱乐,但你总得要有让人乐得起来的东西,要有营销人说的卖点,3DMAX的使用不管实际效果怎么样,但它起码成为了卡梅隆嘴里的“立体电影时代已经到来”这句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的话语杂弹。

 索尼、松下、IMAX公司、微软、Adobe等知名公司的加盟,让《阿凡达》集合了几乎全部的先进技术:三维建模、数字高清、高速摄影、虚拟摄像、图像渲染以及合成技术等等,让观影人说它是史无前例的视觉盛宴。

 南加州大学教授编写的纳美人语言,加州大学植物学系主任描绘的植物细节,天体物理学家、音乐教授和考古学家设计的潘多拉星的大气密度和三声阶的异族音乐……,一本厚达35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让所有人望而惊叹。

 同样热炒的中国电影《三枪》,除了大肆喧嚷一个男人女相的小沈阳以外,还给观众留下了什么?所以,我经常引用一句广告语告诫我的客户:产品广告做得好不如产品造得好!

 二、病毒、悬疑、造势、借力的全方位营销。

 一个传播发源点,让信息迅速扩散,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这就是病毒营销的精髓。“世界票房神话《泰坦尼克》卡梅隆14年磨一剑”、“电影史上的金牌组合詹姆斯·卡梅隆和奥斯卡奖金牌制片乔恩·兰道合作”,如此耸动的话题一经放出,立刻引起铺天盖地的讨论,热火朝天的观众论坛,媒体自愿加入再将这个事件不断放大,不管赞扬还是批评,反正不去影院亲身体会就不算时尚。

 “新电影新世界”,在IMAX影院前,《阿凡达》海报上赫然写着这六个字,推迟上映、提前售票、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吊足了观众胃口。

 时代周刊、每日电讯报等知名媒介报道,院线宣传、路牌广告,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到处充斥着阿凡达的消息,《阿凡达》观影密集网上风靡。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传播中的经典,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称之为“里程碑式电影”;名导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逊在影片拍摄期间观摩学习。连一向高姿态的中国电影人也在其影响范围内,导演冯小刚称赞影片非常好;挑毛病成瘾的韩寒给影片打了十分,导演陆川看过后称是中国电影人的完败;导演阿甘说它的CGI技术只能让我们望洋兴叹……。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成了电影上映前卡梅隆制造的话题;一句“影片风景原型取自中国黄山”,引来黄山、张家界的地盘之争;更有甚者,某个网友竟然把阿凡达和中国的“暴力拆迁”联系起来。

 所以我说,有了深谙3.0营销精髓,把娱乐、互动、新闻、数字化、全方位新媒体都能玩转的营销大师,《阿凡达》要想不成功都难。再看,当年中国一部非常有内容的电视剧《渴望》,虽然也曾引发万人空巷,女主人翁刘慧芳更是成为一代男人梦中的老婆,但它的经济效益却微乎其微。

 已经下线的《阿凡达》,必将成为一个电影产业火爆的符号,姑且不说它具备成功电影所具备的各种因素,单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堂堪称经典的营销课,值得我们的企业家、营销人去好好学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