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翁晟>>观点>>用常识而不是用成见

用常识而不是用成见

作者:翁晟
日期:2011/12/8 7:41:46

常看腾讯网评论频道《今日话题》栏目的网友都知道,在今日话题的页面上,有这样一行字——“用常识解读新闻”。
 
但这恰恰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因为在面对每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这个常量时,这个公式中暗含着两个变化剧烈的变量——“谁来解读”以及“以什么样的常识来解读”,因此,如果由不同的人依据他们的常识来解读一个相同的新闻时,往往会出现反差强烈的结论。
 
比如前两天中国向马其顿援助了一些校车,这个新闻出来后,往日怒骂公权的“网友”们愤然出手,在每一条微博转播中充斥着调侃与嘲讽。而另一些往日在感情色彩上更认同当前体制的“群众”则不这么看,他们一搜索,咦,宇通之前就和马其顿有过合作,于是就想,这很可能也是协议的一部分,政府是被拉来唱戏的,更有人说这是“买十送一”……
当然,经过与宇通沟通(比如本人当时和宇通客服通话不下5次),最终证实本次援助的确是政府行为,宇通只是生产商,与之前的马其顿合同更是没有关系。
 
再往前,曾经有一个在微博上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蟹妈”案,几乎被当作“微博自救”的代表作,然而一审判决的文书打醒了所有梦想成为“逆转裁判”的网友。于是,如何看待这个案件,几乎是“网友”与“群众”的分水岭。网友们坚信,这个国家司法体系烂透了,不讲理不讲法,不可能有公正判决。而一些群众们则一条条翻当事人的微博,找来龙去脉,逐个发掘支撑判决的元素。
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写完蟹妈案的专题后,一位“高端网友”(几近公知)对我的看法十分不认同。但是无论笔录证据还是判决书,只要是公开信息,我在分析前都已尽量查阅过,绝非“可都是不了解的”,在专题中也援引了双方的材料。当我做出如上表述后,对方也就默然了。
 
这样来看,无论是抵制洗脑宣传的“网友”还是火烧汉奸报纸的“群众”,都可能根据各人的“常识”说出不靠谱的话。但决定这个常识的,往往是身处的位置(屁股在哪边)和以往的经验,这些“常识”都和新闻事件本身无甚关联,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为相比又苦又累的分析挖掘,用“常识”解读新闻更容易一些,也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所以,看见开复李“出事”后,VC圈的天使们轮番安慰力挺的身影,看见吴法天被“约架”、“曝光手机号”后,网友们跟帖喊好的现实,我们就特别容易理解宋祖德(以及更早的李承鹏等人)为何华丽转身,声称“微博以后80%民生,20%娱乐”。)
 
当然,今日话题也在用常识解读新闻,只不过此常识非彼“常识”。如果要做出专业的评论,是需要花费心血和时间的,比如做动车专题时,我的同事王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没有“啃砖头”的努力,哪敢在那个时候站出来解读技术问题?
 
因此,用常识解读新闻,不过是把复杂艰深的问题化解为常见的字句,并用“人话”表达出来,与用“常识”解读有着本质的不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