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要说不可能

作者:康莉莉
日期:2010/5/12 12:40:52

很多事实证明,“不可能”的事通常是暂时的,只是人们一时还没有找到解决它们的方法。所以,当你遇到难题或困难时,永远不要让“不可能”束缚自己的手脚,有时只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再坚持一下,也许“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而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不可能”多了一分不肯低头的韧劲和执着。

    故事一

    一个清洁工在3年时间里,做到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你认为这样的事可能吗?这多少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但方杰做到了,而且这个故事还发生在澳大利亚,他的成功真像个神话。

    方杰1988年留学澳大利亚,当初这个背着20斤大米踏上异国他乡的小伙子,在3年后竟成了“澳大利亚第一华人职业经理人”。回国后,方杰又推出了“奥普浴霸”,这不仅引领了中国传统卫浴观念的一场“革命”,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文化。

    对于自己的成功,方杰总结道,进入澳大利亚最大的灯具公司——“Light UP”是他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这家公司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更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方杰能进入这家著名企业,就是缘于一股坚持到底的韧劲,最后把“不 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初到澳大利亚,方杰急于想找份工作体验社会,但人生地不熟,找工作谈何容易?一次,同学无意中提起“Light UP”开除了一名工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方杰马上想到,这个工厂势必会有一个职位空缺,于是他当即乘火车赶往“Light UP”。可到了工厂,人家却说并没有什么职位空缺,而方杰却不依不饶,一再地推销自己。那老外被方杰搞得不胜其烦,便随口说:“好了,我会打电话给你的。”聪明的方杰当然知道那是托词,但还是“装傻”追问道:“星期几?”老外当时火了,终于抬起一直低着的头,看了方杰一眼,答道:“星期四。”没想到,方杰还“不知趣”地继续问道:“几点?”方杰的执着让老外大感意外,结果他星期二就接到了电话。

    尽管第一份工作是扫地,但方杰凭借着自己的好学、聪颖与执着,从最底层一步步做起,销售员、销售经理、总经理,直到最后的董事总经理。方杰的应聘故事,以常人见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成功者却做到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不可能”来禁锢自己,那么他注定难有辉煌,最终将被成功淘汰。成功者的故事告诉我们,把“不可能”从你的词典中删去吧,即使我们真的碰到了“不可能”,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的处境并不算最糟糕的


    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从来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形下,幸福与否是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感受,是与先前的生活,与周围人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一文不名,照样活得有滋有味,你要说他穷,他会说某某比我还穷;有的人坐拥金银,人能拥有的他都有,但仍然雾锁愁眉,日月无光,你给他说,你已经幸福到家了,他会说,某某人比我更幸福。我们不可简单地嘲笑前者的麻木不仁,也不可轻易地指责后者的不知满足,他们的满足与不满足自有各自的合法性理由。俗话说,人心没底儿,吃了五谷想六谷,吃了龙肉想豆腐,全在于一时一地的需要和心态。而且,对生活的满足感的产生,并非全部来自生活给你提供了什么,更多的则是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什么。步行赶路的人看见以驴代步的人是多么地逍遥自在,而骑驴的人在骑马的人那里便要自惭形秽了,那么骑马的人在汽车面前呢,汽车在火车、在飞机、在飞船那里呢。我发现,为行步所苦的人,一旦有车坐,则很少去抱怨车速慢;吃不饱肚子的人,也很少对到口的食物挑挑拣拣。我从小就一直接受忆苦思甜教育,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长征咱没走过,只是听说,但通过知情者的描述,眼前的吃苦受累,真的算是小小不言的挫折了。当然,施教者并非一定要我重走长征路重吃长征苦才算,而是向我证明,你眼下吃的那点苦是算不了什么的,要改变处境,必须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