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存在的风险

作者:许娇娇
日期:2013/10/29 8:37:08

团购网站经营模式单一,它们仅仅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营销方式,其实消费者还有其它的需求,所以不能带给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未来将面临较大风险...

自团购进入中国后,很多人一直把它看成是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创新。从表面来看,团购与电子商务一样,目标客户都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商家以及消费者,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网站这一电子交易平台将商家与消费者衔接起来。表面上看起来“很美”的这种方式,真的是电子商务吗?自团购中国化后,团购的商业模式就一直受到行业人士的质疑,而且目前我国团购网站经营模式单一,将来会面临风险。

从团购的购物方式和流程来看,团购网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商家的产品或服务以非常低的价格放在网上销售,参与团购的消费者将预购款以在线支付的方式交与网站,达成交易,并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线下消费;之后,网站与商家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进行结算。在这一产品销售过程中,团购网站并没有真正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与B2C或B2B之类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根本就没有相同之处。

从团购网站的产品特点来看,去年我国的团购网站多数产品是实体产品,这与美国Groupon以服务性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完全不同。从一年多来的团购实际情况来看,商家通过团购网站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处理一些积压和库存商品,而消费者更是冲着团购网站的低价而来。正是在这种商家和用户环境中,消费者对于低价产品的需求,促使团购网站在成长的过程中用低价来争取用户,造成了毛利率一降再降,整个行业进入了只能依靠价格战才能扩大市场份额的状态。

  由此来看,与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相比,团购网站更偏向于一个拥有巨大广告价值的信息发布平台,而这种平台更类似广告平台。其实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作为产品和品牌的宣传平台,它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取交易佣金。但要维持这一平台的盈利,需要稳定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商户群体,但这一点目前团购网站都无法做到。胡琛在回顾团购业发展时,对记者介绍,现在用户对团购网站的访问频次已经没有过去火爆,态度越来越平淡。

  不稳定的商家和消费者群体让团购网站的盈利成为空谈。团购网站需要稳定的商家群长期提供商品或服务,也需要消费者较高的活跃度,但在两者都不能满足其需要的情况下,团购网站根本无法盈利。商业模式模糊不清,盈利自然成为奢望,在资本的重压之下,让一切价格战、广告战、依靠风投投资来扩张规模的竞争手段都成为枉然,中国团购行业的亏本,自其诞生之日就已注定。

  对于3000家团购网站而言,环境日益严酷,目前团购网站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已占到了整体市场的80%,对于中小团购企业而言,生与死,存乎一念之间。自去年下半年资本陆续离场,“转型”就成了团购行业讨论频率最高的话题。然而转型之路又在何方?

  目前,窝窝团、千品网等转向纯本地服务的优惠券商城模式,拉手网等转向电商网站模式。然而这些老大试图转型电商平台或O2O模式的尝试,最终都折戟沉沙,团购转型电商已被证明是死路一条。

  一个超出团购行业预料的是,近半年,电商平台的团购频道异常火爆,与专业团购的萧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电商开设团购平台有其天然的优势,电商拥有强大、稳定的线下商家资源和消费者群体,这是团购网站所无法企及的。目前京东、淘宝网、腾讯等电商巨头都开设了自己的团购频道。此外,电商还开放自己的团购平台,与团购网站合作。目前满座、嘀嗒团、拉手网、窝窝团都扎堆入驻京东平台。胡琛认为,电商与团购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双方降低运营成本,在渠道和用户资源方面达到优势共享。而这种“强强联合”比单纯的团购网站更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盈利也更容易。

  不稳定的客户和不稳定的商家,是团购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而这在个问题之中,部分一次性消费的团购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具体一次性消费的垂直团购成为团购行业集体性巨亏中唯一的亮点。在目前团购网站几乎都扎堆做大而全的团购产品时,专注于做好一个品类,比如建材、化妆品、婚纱摄影,反而活得很好。

  有业内人士指出,像婚纱摄影、家装、建材这类服务性产品,与团购有着天然的联系,其商户群体非常固定,而且单均金额较大,用户有积极性和动机参加团购,另外,这类产品的毛利率较高,有价格空间和盈利空间让团购网站和消费者获益。与传统团购相比,这类拥有优势资源的垂直性网站反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团购市场的夹缝中“偏安一隅”,稳定地生存下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