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台历”引发的关注

作者:韩亚平
日期:2012/10/31 14:43:15

2011年11月28日上午10时,一个名为顾妞妞的普通用户在微博上发文投诉称,其在网易“印象派”上订购的2012年个性化台历,12月的日期只印到21日,预示着“末日”的到来。
这条微博发布之后,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在一天内,转发超过5000次。此后,事件的波及范围从微博平台扩大到整个网络,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200个论坛上有相关帖子对此事件进行热议。
这时,网易“印象派”及时跟进,在其官方微博迅速推出“末日征集活动”,吸引了几万人的关注和互动。“我们爱讲冷笑话”、“猫扑”等微博红人都对本事件进行了转载,网易“印象派”的品牌形象、主营业务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尽管这看上去是一次很不错的危机公关兼话题营销活动,而且成功地引发了“病毒式传播”,然而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末日营销”的网络推广部分做得很生硬。
顾妞妞的投诉微博发出后,当即有许多网友质疑事件疑似广告,而策划者并没有对此予以重视。顾妞妞在投诉24小时后,再次发出微博称和网易“印象派”沟通未果,同时表示,她既想换一个正常的台历,一方面又舍不得手上的“末日台历”,由此揭开了“末日营销”的序幕。
4个小时后,顾妞妞再次发帖称,自己收到了一本正常的台历并获得了网易“印象派”的300元消费额度补偿。
尽管这次的后续炒作都是常规手段,策划者操之过急,过早将结果发布出来,且时间间隔过短,甚至有悖于常理:网易“印象派”的危机公关速度再快,也很难在4个小时内,“空投”一份补偿礼品给投诉者,尽管“破绽”明显,但并没有对整个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
事实上,即使是这样一个“硬伤”明显的推广案,依然得到了受众的热捧,原因只有一个,“末日台历”迎合了人们对2012玛雅末日浩劫预言的好奇心理。同时,它也同样折射出网络营销的一个关键因素:推广手段终究是服务于产品的,产品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