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者:吴啸龙
日期:2011/6/16 12:57: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就业难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更加充分暴露。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成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些问题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就业难 生活难 问题 对策 社会关注 人文关怀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天之骄子”的失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   2009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2.9万人,比2008年增加1.7万人,增幅为15%。截至2008年底,全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14.9%,比2007年同期低4.2%。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空前的困难和压力。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难道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已经供大于求了吗?难道中国社会中大学生这样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劣质资源了吗?难道中国大学的教育收益和社会效用已经降到了“白菜”的地步吗?究竟是什么使大学生成为“鸡肋”的呢?
社会所常见的问题:
1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
2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
3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
在面临严竣的就业问题时,政府和社会都在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1. 政府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2.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减免措施,鼓励企业雇用青年失业者。
3.鼓励大学生去落后或特定地区,缓解就业压力。希望到大城市和条件优越地区就业是各国大学生的普遍倾向。
4.积极鼓励学生创业。
2学校方面,面向市场办学,使人才培养更有实效性
1.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培养受欢迎的人才。。
2.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3.广泛联系企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