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郭莉娜>>观点>>娃哈哈集团创业纪实<续>

娃哈哈集团创业纪实<续>

作者:郭莉娜
日期:2010/11/21 12:17:47

第二大战役:挥师西进
  西进,在娃哈哈的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90年代中期,娃哈哈的生产经营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拥有了娃哈哈果奶、纯净水、八宝粥、清凉露等深受市场欢迎的成熟产品。当娃哈哈的事业如初升旭日节节上升的时候,他们没有仅仅“独善其身”,而是开始考虑该如何“兼济天下”。娃哈哈意识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东部,只有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所以,实施西进战略是东部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独具慧眼的娃哈哈还预见到:开拓西部,将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发展的好机遇。
  1994年12月,娃哈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建设的号召,向四川(现重庆)涪陵进军了。遵循着“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思路,娃哈哈与当地政府各出资4000万元,兼并了当地的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公司。娃哈哈投入成熟的产品、技术和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使涪陵公司一举打开了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到1999年,创办了5年的娃哈哈涪陵公司累计实现产值82352万元,利税17659万元。
  西进首战告捷,还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上的。涪陵位于三峡库区,娃哈哈的到来,解决了许多当地移民的就业问题,创造了人们交口称赞的社会效益。在涪陵公司,1000余名移民得到了安置。同时,娃哈哈落户涪陵,还带动了当地运输及水、电、纸箱等配套工业的发展,就业的机会因此而大大增加。由于出色的对口支援工作,娃哈哈集团公司被国务院评为“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单位”,江泽民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过娃哈哈涪陵公司。这些荣誉,对娃哈哈的发展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西进是一场持久战,几年来,娃哈哈在不断地扩大战区,以期获得更大的胜利。
  1997年下半年,在西进涪陵的成功基础上,娃哈哈继续在三峡宜昌库区、革命老区红安投资建厂,结果都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分别取得利税3130万元和2312万元的好成绩。随后,在革命老区四川广元、吉林靖宇及沈阳、长沙、巢湖、高碑店等地,娃哈哈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于是,无论是在黄土高坡还是在白山黑水,无论是在风雪边陲还是在椰树海滨,无论是在繁华都会还是在乡村小镇,都留下了娃哈哈人的汗水和足迹,娃哈哈的产品通过密如蛛网的营销网络销售到了全国的任何一个角落,而分布合理的几大生产基地又成了产品销售坚实有力的大后方。
  西进,使娃哈哈初步形成了规模经营,就像一个曾经牙牙学语的孩子,今天,已长成了一位年轻力壮的青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