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与微博有关的杂谈

作者:高晓蒙
日期:2010/11/10 12:52:47

      微博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传播速度甚至比媒体还要快。   

     微博所谓“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这个“微”字,一般发布的消息只能是只言片语,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   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只需要反映自己的心情,不需要长篇大论,更新起来也方便,和博客比起来,字数也有所限制 ;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另外,下面是有关微博的一些杂谈,应该算是一些深有体会的杂谈吧。

     1、关于态度。在微博上,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人们对某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态度。人的态度是个挺有趣的东西,因为我们常常认为态度能决定行为,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有时候,态度的确能决定行为倾向,但更多时候,态度只是态度。态度与角色的关系倒是紧密的。比如,有人经常声称自己同情弱势群体(进入角色,自己都信以为真?),但他可能从来没有为弱势群体做过任何事情。这看起来倒像是说和做的关系。所以,在微博上看一个人,只看他的表态,是看不出他的实际作为如何的。

        2、关于影响。微博是一个媒体,也是一个社交平台。在微博上,个人处于各种群体当中。人们在群体当中互相看待、互相影响,并建立关联(关系)。可是,人不仅仅受其他个人的影响,还受整个群体的影响。群体的数量越大,群体成员受到的影响也越大。群体一旦产生一些共同的信念,个体就很可能会被动地进入服从状态,如果这个信念在某些方面过了头,就可能会产生群体对个体的暴力压制。另一方面,群体的声音常常会影响你的独立判断能力,人们总是认为多数人是对的,可实际并不是这样。那么,在微博上,当出现众口一辞时,你最好不要急着去附和以表达你的群体归属,独立思考才永远是你的价值所在。

      3、关于领袖。说到领袖,当然还是离不开群体。领袖一定是一个群体的领袖,哪怕是微博里那种松散的群体。说到微博大家都知道“意见领袖”这个词,但对于所谓领袖,我们应该保持警惕。领袖具有传播信念、把群众组织起来的能力,这类人还有超强的动员能力,能使思想或信念迅速在群体中传染并蔓延。所以,领袖的危险就在于,他可以经意或不经意地冒用整个群体的名义去施加影响,他还常常忘了自己实际也是个普通的人,而带领大家去追求一些荒诞甚至危险的目标。那么,我们最好用平常心去看待所谓意见领袖,避免盲从,辨析煽动,这对你自己、对大家,以及对领袖本身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4、关于偏见。微博上,大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微博也是一个充满各种各样偏见的地方。偏见的产生,既有个人的原因,更有社会根源,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在微博上看到的多数的偏见,实质上都是某种态度的表现。这些偏见是感情、行为倾向和信念的某种独特结合物。很多时候,对于微博上的各种偏见,我们无能为力。有些人在奋力与偏见斗争,比如方舟子,但也有的时候,这种斗争因为激烈辩论、对抗升级的原因,而产生了新的偏见,还比如方舟子。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微博这个媒体上,纠正偏见和产生偏见常常是伴生的。所以,更多时候,我们能做的,是避免轻信,慎下断言,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我们的自我判断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