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青岛农业大学赵文峰>>观点>>赵文峰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的感想

赵文峰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的感想

作者:赵文峰
日期:2011/12/1 10:47:36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发表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后收入《呐喊》中。
当时辛亥革命过去仅七年,革命仅推翻了满清王朝,掌握国家政权的仍是过去的封建官僚,军阀头子,清除封建意识,建立民主国家的任务,远远没有开始。有感于对继续统治着中国社会和奴役着人民大众的吃人封建礼教制度的反抗,鲁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深切呼唤!
关于年代问题。
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
我的分析是:
(一)四千多年,指的是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为了表示推翻满清,恢复汉室的革命态度,不用清朝年号,而从中国古籍中推算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历史,计算出到十九世纪初的年份为四千六百年左右,称之为黄帝纪年,革命党人创办的报纸就用黄帝纪年.鲁迅借此称中国有确切记载的文明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五四以前所称的封建与现代历史科学中所称的封建社会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封国土,建诸候",指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后者是指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二)三十多年,是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而说的,可能是有所指.据全文分析,大概是鲁迅自指.鲁迅生于1881年,到写《狂人日记》是三十七岁,,文中提到蘸人血馒头治病的事,暗指鲁迅同乡鉴湖女侠秋瑾烈士之事,鲁迅后耒将此事写成另一部小说《药>,.秋瑾生于1875年,上距〈狂人日记>发表四十三年.牺牲于1907年,上距小说发表仅十一年.鲁迅的 《狂人日记》 虽然具有复杂的思想内涵, 但它有一个核心, 那就是 “吃人” 。对于 “吃人” 似乎历来的评论都在“礼教” 上做文章, 以此挖掘和阐发 《狂人日记》 在社会制度及道德传统批判上的意义。周作人说过: “ 《狂人日记》 的中心思想是礼教吃人。这是鲁迅在 《新青年》 上所放的第一炮, 目标是古来的封建道德, 以后的攻击便一直都集中在那上面。……礼教吃人, 所包含甚广, 这里借狂人说话, 自然只可照题目实做, 这是打倒礼教的一篇宣传文字, 文艺与学术问题都是次要的事。 ”可见 《狂人日记》 早就被当成了一个寓言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 作者只把 “吃人” 做一个象征的工具, 它列举的历史和现实中将人肉当食物药品的事实似乎不值一提, 对这事实本身可以无动于衷。持这一观点的也包括鲁迅自己。 《狂人日记》 的内描写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狂人的心理感受和直接的情绪反应, 二是狂人的理智的思考和分析, 两者都指向 “吃人” 。狂人的思考是清明深刻的, 他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吃人问题都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他在怀疑和恐惧中又产生了极大的勇气, 试图让大哥和周围的人思考和反省,促使他们走出这食人生番的状态。关于中国存在的原始野蛮性的描写, 也出现于鲁迅别的作品中, 如小说 《药》 中写到的心平气静地吃人血馒头。鲁迅关于中国社会原始野蛮性的思考和认定不仅来源于史书中有关吃人的记载和现实中人吃人的见闻, 而且还有其他事件的提醒和启发。《狂人日记》 模仿狂人的模糊宽泛的语言和跳跃的思维,使得它的描写气氛诡异而且富于多意性和暗示性, 仿佛大有深意, 给这篇小说涂上了浓重的象征色彩, 使它成为一种整体的象征, 读者会从这些描写产生广泛的联想, 将它的具体的描写推广到一切有相似性质的事物上去。中国社会和历史的野蛮性除了这直接的吃人以外, 还有社会的制度, 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吃人, 
    小说发表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了。广大的农民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依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示了彻底的反抗。小说《狂人日记》是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副清醒剂。
 

个人主页欢迎您的点击:http://abc.wm23.com/fengcai

淘宝特卖店:http://www.plsdyey.com

梧 桐 子: http://www.wutongzi.com/info/arti/283.html

产品梧桐子: http://www.wutongzi.com/info/arti/549.html

礼氏物语--高档礼品http://www.lishiwuyu.co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