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作用

作者:杜磊
日期:2011/11/23 14:56:10

[字体:
【名称考证】
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科目来源】
梧桐科植物
【药用部位】
梧桐的种子。本植物的根(梧桐根)、树皮(梧桐白皮),叶(梧桐叶)、花(梧桐花)等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甘,平。①《纲目》: "甘,平,无毒。"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肺,胃三经
【功效主治】
和胃消食,清热解毒。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资源分布】
我国北自河北、南达云南都有栽植。药材主产江苏、浙江。此外,甘肃、河南、陕西、广西、四川、安徽等地亦产。
【药材鉴定】
干燥种子,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定: 粉末:棕褐色。①种皮栅状细胞断面观细胞1列,长条形,排列较平整,长163~ 188μm,宽约14μm,壁厚;顶面观类多角形,有的可见层纹。②种皮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并列,断面观类长方形,排成栅状,长31~63μm,宽10~25μm,外壁及侧壁厚,内壁较薄,胞腔线形,下部较大,同含黄棕色物;底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有的可见层纹。③ 外胚乳细胞类多角形,直径11~19μm,壁呈连珠状增厚。
【古籍考证】
《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