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宋雁>>观点>>电商玩手段,愿者上钩

电商玩手段,愿者上钩

作者:宋雁
日期:2012/11/15 17:15:21

                         电商玩手段,谁也别抱怨
      11月11日被视为是电商的“春运”,消费者集中购物的意愿,让电商商机无限,大打价格
战成为电商促销的重要手段。就当消费者天真地以为,打折、送礼券,不仅可以让电商销量增
加,而且还让自己得了实惠之时,却发现,原来电商们从天上扔下来的“馅饼”,里边包裹着
沙子等硬物,硌牙而伤胃。 
      先提价,再打折或者赠送礼券,限制多多,这是商家惯用的促销伎俩。这其中包含着一个
简单而朴素的道理:“从北京到天津,买的没有卖的精”。一方面,电商促销并非意味着就会
让利,甚至相反,促销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期望以利润为目的的电商给
消费让出更多的实惠,本身就是与虎谋皮。另一方面,电商利用消费者图便宜、跟风等心理,
制造“打折”幻觉,让消费者觉得打折品一定就是便宜商品。 
       因此,电商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与其说是电商间的价格战,倒不如说是电商之间联合
起来,与消费者玩的一出心理战。事实证明,在这场“战争”中,电商们“完胜”。 
    面对电商的类似促销活动,觉得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一般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面管一管,
规范一下。然而,分析起来不难发现,电商们并没有违反法律,一方面他有定价权,只要在法
律规定的浮度内,明码标价,销售和购买你情我愿,一款商品今天卖10块,明天卖15块,你不
能说他就是欺诈。另一方面,送消费礼券本身就是引消费者再次消费的,哪个商家会傻到购物
满300元,送你现金250元? 
      有道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电商促销玩手段,有时候必须以消费者的情愿意
被“忽悠”为前提。因此,“购物有风险,出手需谨慎”有必要成为消费者的购物原则。至少
,消费者不能只在事后抱怨,事前应该多对比价格,多考虑促销品是否真的实惠,以此避免成
为“冤大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