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周嘉炜>>观点>>Facebook上市大获成功的三大理由

Facebook上市大获成功的三大理由

作者:周嘉炜
日期:2012/5/22 12:26:09

从上周五的许多新闻标题判断,你可能认为Facebook的IPO(首次公开招股)遭遇惨败。《华尔街日报》称,“Facebook的IPO一地鸡毛”;TechCrunch称,银行正在“竭力”支撑Facebook股价。至于Facebook是不是IPO估值最高的美国公司,庞大的融资额是否让其他公司相形见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权威人士称,IPO后的Facebook股价并未上涨,而是依赖银行的支撑,这才是值得关注的事。预测新股能否上涨为专家们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他们借机大肆宣扬自己的观点,但却不得要领。这种观点误解了IPO的目的与背后的经济意义。按照正确的标准来看,Facebook的IPO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如下:

1、最好的IPO既能最大限度地融资,又能对现有股东和员工的股权产生最小的稀释作用。与企业发展初期开展的种子融资和A轮融资相同,IPO也是一项融资活动。简单说,判断IPO成功与否,是看企业能否以市场可以承受的最高价筹集尽可能多的资金。只要低于这一标准,就会减少企业投资于自身发展的资金,现有员工和股东的股权也会遭到不必要的稀释。没有上涨,意味着找到了市场的均衡价格。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公司的IPO近乎于完美。很难想象Facebook能够以更高的价格筹集更多资金。

2、最好的IPO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费用,转移到第三方的价值也会尽可能地减少。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IPO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从而为公司保留了价值,没有流入投行及其客户手中。投行的确拿到了推销股票的佣金,这通常按照总融资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而Facebook的融资额却堪称天价。当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纷纷争抢Facebook股票时,推销股票又能有多难呢?虽然功绩寥寥,但投行最终还是通过Facebook的IPO赚到了1.76亿美元的巨额佣金。尽管投行收入不菲,但Facebook毕竟还是通过谈判压低了费率。历史上,投行在科技企业IPO中收取的费用通常为7%,而Facebook仅略高于1%。

没有上涨表明Facebook并未盲目向第三方割让价值。真正在新股上涨中受益的是投行的客户,他们基本都是有幸买入新股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和富豪。投行通常会压低IPO发行价,为的就是确保客户的收益。这些投资者凭什么瞬间获利?当少数的幸运儿仰天大笑之际,员工和股东的状况却每况愈下,因为他们的股权被稀释了,或者IPO的融资额并未达到最佳,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在Facebook这样的高估值交易中,即使上涨区区1个百分点,也会导致公司丧失原本唾手可得的巨额融资。

尽管有很多消息称,可怜的投行不得不为Facebook托市,但完全没有必要可怜他们:投行都很会赚钱。他们只是在利用超额配售选择权(greenshoe),通过这种复杂的机制在公开市场买断发行人的股票,而不必承担任何价格风险,从而创造更多需求。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毫无成本地推高股价。放心,一旦无利可图,投行便会立刻撤退。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拿到了1.76亿美元的承销费,更别提通过股票交易获得的佣金了。据一位分析师估计,投行仅上周五一天就有800万美元交易佣金入账。

3、最好的投资要历经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看到成效,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那些以发行价买入Facebook股票的投资者又有何计划呢?要知道,他们这周开盘后很可能只是保本,甚至可能亏损。想必参与IPO的投资者,与参与早期投资的风险投资家有着相同想法——都看好Facebook的长期前景。倘若果真如此,最终必定是多赢。

Facebook拥有一批有远见的投资者,他们并未迫使该公司制定目光短浅的决策,也不担心股价的短期波动。任何在IPO或私有企业的融资中期待股价上涨的投资者,都是在预测短期市场行为。这并无不妥,但却只是一种高级的赌博。投资有风险,尤其是在涉及不可能理解的因素时。我猜,很多IPO投资者都看好Facebook的未来。一家拥有9亿用户的企业必定前途光明,我会投资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