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营销法则之六

作者:王欢欢
日期:2011/11/15 10:53:10

5.以业务和能力为基础的资源分配:除了常规的能力评估,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获取、发展和保留客户。要做到这一点,在与以业务为价值基础的客户群相关联的理解、发展和管理能力以及资源方面,要求要有系统的方法。最终的目标就是达到理想的资源配置,这关系到提供给各个客户群的潜在价值,也关系到预望中的风险和回报。尽管营销可能要对整个以业务和能力为基础划分的客户群负责,但相关的资源远远超出了营销的范围,包括销售、服务、产量和渠道等。这种情况下,高度职能交*、掌握有效的知识以及信息管理,是开展商业活动关键。

6.产品的开发和引入市场:由于强调的重点从产品驱动市场转为注重客户细分,新供应品的核心价值比例上升,并且围绕着客户的需要和偏好。要做到这一点,在定价、内包装、外包装和供应品间的转移方面也要求一种更灵活和动态的方法。同样,因为客户和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要求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需要提供更有目标性和适时性的产品,这意味着合适的时机对于新品进入市场越来越关键。

7.以客户需要为基础引发的识别:不断的变化使得客户的要求可预见性越来越低,策略性转换商业方法将能够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未曾预料的变化,以便做出适当和适时的回应。同样,营销传递过程也应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从专注过程的波动转变到专注识别、事件执行以及相互驱动的营销策略和战略。理解一种关系中的"真理时刻"是依*适当的数据获取和质量管理以及得到市场和客户洞察力的能力。这些能力,连同以客户价值为基础的市场细分,是零库存营销模式的基本要素,在建立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客户关系中不可或缺。

8.编制用户化:营销功能经常依*供应链中的伙伴,比如广告商、研究机构和促销代理来支持营销成果。这些伙伴,连同内部职能必须更好地进行协调,以应对客户需求、偏好和行为的不断演化。企业必须将这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客户和市场洞察力的方法,应用于整体营销成果的创造、发展和传递上。识别和运用商业规则、度量标准和工作流在日益自动化、旨在有效传递一对一关系营销好处的营销方法中将变得很必要。

9.编制交*渠道对话:客户基本上都认为是和企业在打交道,而不是和单个的商业单位或互动渠道打交道。因此,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渠道或相关的商业线,除了实现协调的、最优化的个体交流和互动,企业还必须能够区分优先顺序和调整在个体或客户细分水平上的营销成果。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过多的信息,甚至一个简单的客户地址变迁都会造成相当大的挑战。当主要客户和衍生客户的信息共享时这种挑战会更大。但企业必须意识到如果不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单独客户的价值、渠道的使用或联系偏好的。要使企业理解、编制和执行与客户的多方对话,运用自动化的营销方法将变得更加重要,最终的目标是能预测客户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和代表市场环境的商业规则以及企业目标一起动态地编制和监控着正在进行的、多重渠道的与单独客户的交流和互动。

10.以客户价值为基础的网络管理:在这个日益网络化的世界,企业依*供求网络伙伴来接触和服务客户。企业必须想象一个由连在一起传递价值的网络合作者组成的竞争环境,有时候运用持久不变的模式,有时候是较机会主义的、动态的方式。这样做,要求对合作者带来的每个客户和客户群相关的需要、偏好和行为的相对优势和补充作用以及能力有实质性的了解。这样,商人在外延企业或有价值的网络时,必须开始开展和执行能使资源协调和管理容易化的营销方法。外延企业的营销方法要足够动态以支持各种工作流和可能因为相关客户和合作伙伴而产生的商业逻辑。这些方法也必须充分标准化,便于管理,并提供广泛及可*的网络需求的可见度。

以上这些高价值的方法,每一个都能优化传统的战术、科技和支持重要市场职能的营销组成元素。区别是这些组成元素如何被重新定义和组合,创造更具策略性的、注重传递客户价值的商业方法。这些方法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比如,从多边对话中获得联系和抱怨记录将提高识别和掌握重要事件的引子。同样,包括从外延需求网络以及有效的客户和市场洞察力时代得到的客户信息,将极大提高对客户全面理解的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