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影响中国商业的15人

作者:周佳星
日期:2011/12/4 16:34:14

柳传志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中的标杆性人物,创立联想集团并将之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品牌电脑厂商之一,旗下涵盖了消费电子、IT服务、风险投资、房地产和私人股权投资等业务。

张瑞敏领导的海尔集团通过强化产品质量、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及坚持不懈地树立企业品牌,成功以“中国制造”征服全球家电市场,跻身全球高端家电品牌之列。其市场链、SBU.人单合一的管理创新实践,为其他中国企业激发组织内部管理创新力提供了“参照样本”。

任正非创办华为,不过他只用了21年就将华为带进了《财富》世界500强。他撰写的一些文章已在业内广泛传播,其经营理念备受业界巨擘的推崇。这种居安思危的思维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其他如“狼狈组织计划”、“压强原则”等管理理念,也对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有深刻的影响。

王石组建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万科公司的前身。1991年初,万科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最早上市的一批企业之一。他建立专业化团队,并打造了万科的企业文化.更是影响了大量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今年才12岁,但马云已经成为全世界互联网行业最有声望的企业家之一。他开创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B2B模式尽管一开始并不为投资者看好,但马云最终证明那些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也因此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主的拥护。

李荣融与国企打了一辈子交道。国资委在争议声中成立,它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政经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国资委的首任主任,他掌握着中国上万亿元国有资产,在过去七年里推动了这些企业的重组并购,全线推广了薪酬激励,用强势的态度让央企的老板们签下业绩“军令状”。

周小川最近被《欧洲货币》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长”。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倒退期间他通过有效的手段,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证了中国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实施紧缩利率政策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几率。

吴敬琏是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1984~1992年,他连续5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杰出成就奖”;由于曾经提出批评中国股市的“赌场论”,主张维护市场规则,保护草根阶层生计,吴敬琏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沈南鹏合资创办了携程网。沈南鹏离开携程后,加入红杉资本,出任创始合伙人。他是携程、如家的联合创立者,是分众、易居的最大个人投资者。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沈南鹏领导的红杉依然延续了以往“看多中国”的投资策略,在科技和传统领域都投资了众多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公司。

马化腾创办的腾讯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它提供的即时通信工具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交流方式。目前腾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马化腾本人具有IT工程师背景,他在腾讯公司也建立了工程师导向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得腾讯能更专注于产品本身。

王建宙是中国通信事业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今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GSMA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王建宙被授予“GSM协会主席奖”。该奖项设立于1995年,是GSM协会向为全球移动通信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授予的最高级别奖项。

刘永好是90年代最富盛名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以猪饲料起家,20多年间开疆拓土入股民生银行,涉足房地产、化工等高利润行业。打造了以“高利润行业反哺农业”的持续、稳建的发展模式,令其在动荡的商业格局中屹立不倒。通过农业、农企、农社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以龙头企业引导农村经济方式的转变。

张近东代表的一批本土家电连锁巨头牢牢控制了中国的“主战场”,而苏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率先建立了家电连锁的销售模式,以自建物业的模式加速发展,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业务迅速扩张,强化内部管理,推动内生性增长,谱写了20年稳建扩张的企业发展篇章。

周伟焜是“最受赞赏的跨国公司”IBM在中国的奠基人。建立了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文化,将中国定位为IBM全球战略性市场,为IBM全球增长作出贡献;

宗庆后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浙商代表,以事必躬亲的创业执行力、超常的商业敏感、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他与“达能”从联姻、合作破裂直至诉讼的经历,无疑是过去十年来合资企业控制权、本地化的商业教科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