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施达祺>>观点>>京东供应链金融怪圈:为何不直接缩短账期?

京东供应链金融怪圈:为何不直接缩短账期?

作者:施达祺
日期:2012/12/17 14:32:09

如果是为缓解供应商的银袋子,为何不直接缩短账期?这一问题似乎给京东商城推出供应链金融的“崇高”目的,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悉,京东近日推出的供应链金融包括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融资包括: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融资;投资包括:协同投资信托计划、资产包转移计划。

其中,融资部分,简单来说,供应商可根据与京东签署的销售合同、货物单据、应收账款以及京东的确认文件,在第三方保险机构投保后,获得来自与京东有合作关系的银行的贷款。目前,京东的合作方是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注意:此部分中,借贷方是银行,而非京东,因此,京东并不从中获得收益。

而在投资服务部分,京东则通过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循环系统,来获得收益。

京东的设计

这个系统分为资产包转移计划和信托计划两部分。在资产包转移计划中,供应商A需将应收账款质押或转卖给银行贷款,银行再将应收账款以理财计划的方式转售给京东和供应商B来获得理财收益;账期到期后,京东付款给供应商A,供应商A还款于银行。而后,京东和供应商B又可根据信托计划获得投资收益。据介绍,资产包转移的账期为10-90天。

此前,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原本就押在京东平台上,在应付账期后,由京东统一回款给供应商。

而推出金融服务后,京东可通过资产包转移和信托,将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无需动用京东自身的一分钱,就能变相的通过供应商的借贷,获得收益。

问题来了。

如果说,将应收账款质押,是为解决供应商因资金链紧缺的借贷需求,那么,京东为何不直接缩短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期呢?

据京东2012年5月在香港推介会上披露的数据,2011年,京东平均账期为38天。而有供应商对记者表示,随着京东规模的增长,对供应商的话语权也越强,今年下半年来,京东已要求大幅延长账期,在一些品类,京东的账期甚至达120天,这就已超过了供应商在资产包转移服务下90天以内的借贷账期。

一些业者疑虑,京东一方面拉长账期,造成供应商因资金紧张的借贷需求;一方面又通过资产包转移,用应收账款的质押进行信托,在借贷中获利。

事实上,越是规模小的供应商,其对京东的话语权就越弱,相应京东对其的应付账期就越长,而这样的供应商又往往越有借贷需求,京东却反而能通过其应收款的质押借贷获利。这不仅不能让京东与供应商的生态获得繁荣,反而会使供应商陷入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怪圈,沦为一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游戏。

 

淘宝的金融服务

为增强与产业链上游的生态关系,涉足金融服务的电商平台还有阿里。但由于双方平台模式不同,各自所推出的金融服务也由此不同。

与自营模式的京东不同,淘宝是开放平台模式,上游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卖家,而非供应商。因此,淘宝不存在应收账款,但与之替代的账期形式是预付费模式的支付宝。

不过,从用户点击购买到用户确认到货付款,支付宝打入卖家的账期往往不到1个月。阿里金融,正是以卖家支付宝数据来判断偿还贷款的能力,但不会对借贷卖家的支付宝资金进行质押。

不过,在阿里金融的模式下,一些淘宝卖家仍然面临贷款难,这在今年网商大会上,一些网商代表的声音中可听得到。中国农行浙江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陈建伟曾表示,银行对网商借贷会考虑担保问题,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如果卖家的进货存销挂靠在贷款银行,此外,能够出示银行认可的物流仓储的仓单的话,则会更容易获得贷款。

而物流仓储正是京东的优势。随着物流仓储的平台开放,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也许会更加成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