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顾炎武

作者:YI
日期:2010/12/16 1:32:40

二、道德沦丧

  道德沦丧是亡国的另一重要原因。顾炎武在《廉耻》一文中指出: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为此他提出“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两大救亡思想。他指出:“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所谓“博学于文”,就是要研究社会历史和现状,“习六艺之文,考百王之典,综当世之务”,(任本31),明道救世,经世致用,抛弃宋明言心言性的空虚之学。所谓“明道救世”,“经世致用”,就是拯救民族危亡。

  “行己有耻”,是强调做人讲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什么叫“耻”?他指出:“君臣之分所关者在一身,华裔(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故夫子之于管仲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夫以君臣之分犹不敌华裔(夷)之防,而《春秋》之志可知矣。”

  因此他认为,民族大义高于一切。那些投降清朝贵族的人是“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是软骨头,是出卖民族的败类,是“阉然媚於世者”,是最无耻之人。他号召没一个国人讲廉耻,讲民族气节,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他指出: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就是所谓的败义伤教,即伦理道德的沦丧。而在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尤为要”。而最无耻的就是“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背叛民族立场、出卖民族利益的败类。他把士大夫之变节行为,称为“国耻”。

  因此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说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他号召没一个国人,都要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不要卑躬屈膝当亡国奴。

  顾炎武一生躬行实践了自己的主张,集道德文章于一身,给后人树立了楷模。

  自顺治八年至金陵初次拜谒明太祖的孝陵后,他先后十次在钟山脚下跪拜明代开国皇帝的陵寝,在北方拜谒十三陵,特别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思陵。他用这种行为方式,坚定并磨砺自己的反清复明的意志。

  他牢记母亲的临终遗言,拒绝征召,也不接受康熙的招抚去参修明史。康熙时大学士熊赐履主明史馆,荐修《明史》,以死辞之。后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以怀柔政策安抚明朝遗贤,当道有人欲以为荐,顾炎武致书云:“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毋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出矣。”又云:“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大节不亏,正气凛然,永远拒绝这个异族政权。

  他以松柏精神自况。他说“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康熙十九年(1680年),顾炎武原配王硕人于昆山病故。自顾炎武离开家乡,在外面飘零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再回过昆山,自然再也没有见过妻子。他吩咐仆人买来香烛等祭品,遥祭妻子。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后,慨叹时事,回忆往昔,终于痛哭失声,颇见真情。山河碎,鸳鸯分,多少人不幸?想必在他心底深处,也有对妻子的一丝愧疚吧,因为他在家与国中,坚定地选择了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