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与微营销

作者:林文宇
日期:2013/10/20 8:35:20

要讨论微营销的力量,首先要讨论微营销的形式,狭义的微营销形式主要是运用了微博。广义的微营销形式包括微博、SNS、甚至门户网站新闻后的评论等。只要符合“用户产生内容”这一WEB2.0基本准则的营销手段都可以归类进去

从狭义的微营销上说,自twitter起,各种手段已经很丰富了。新浪微博事实上也在重复twitter的一些手法。例如:开放包括网页、客户端在内的各种接口、话题赞助、标签购买等等。中粮悦活应当是最近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些手法,除了营销内容可控性和透明度很高,便于操作外,其实没有更多的革新。比方说,以前的网络营销局促在一个论坛的置顶帖里,我可以很方便的成为受众。现在人人都能发自己的,相当于“置顶帖”的数量从一变成一万,信息冗余度更高了,营销效果反而不如以往。

但是从广义的微营销上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天地可言。互联网先辈开发了那么多的产品,其实都可以和微营销联系起来,包括那些以往从来没敢想的。

 案例一:网络游戏内置微营销。在传统的MMORPG中,玩家的互动形式非常有限,在服务器带宽压力下,上万人的同时互动几乎是不可能的。网游用户是高粘性、高忠诚度的用户,非常容易接受新产品。而这一系统的内置,还解决了一个MMO的老大难:用户碎片时间和用户不在线的时间难以安排。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以后用某一个客户端,发送一条微博,游戏的里的角色就可以开始自动摆摊、自动打怪,或者立刻返回好友是否在线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可以算入游戏的PRAPA(网络游戏常用的统计指标)中,对于网游公司来说,这就是生命。

案例二:LBS和物联网内置微营销。现在,我们使用地图的习惯是上网站输入关键字——返回信息这老旧的用户习惯。一个互联网地图公司,上需要和各种主管部门搞好关系,下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现在有了LBS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反过来,让一些有精力的用户,来产生地图数据,他们的汽车、移动通信设备全部具有发布信息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开放平台。

我们要做一个公益活动,对于这个过程,传统的方式是在微博上发布消息。比如说,今天我们要去为灾民收集生活物资,然后号召大家参与。简单来说就是“先说后做”或者“边说边做”。在结合LBS和物联网系统后,这个顺序可以变成“先做后说”。这样至少解决了一个公益活动透明度不足的大问题。

案例三:既然可以实现实体世界的微营销,虚拟世界的微营销更可以考虑。豆瓣最近开始了“阿尔法城”的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用户登录——发帖投票决定大街的名字——发帖投票大街里的几条小街的名字——无限循环,直到一座城市建成。这简直颠覆了“用户产生内容,我们负责标签”的WEB2.0定义,因为连标签都是用户自己产生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微营销,是一种网络社区的极致,就好像在因特网上搭建迪斯尼公园的小路。至于这种营销将走到何处,我也无法预测,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或许能产生我们无法想象的力量。 

 “人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培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