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营销

作者:李香平
日期:2013/10/20 0:24:35

中国市场喜欢追求千篇一律,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对此,大多数中国人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在中国市场上大量产品保持高度同质化的根源,正是中国商人们拥有一颗相同的脑袋,群体性思维中的集体无意识,闭塞了人们在产品设计、营销设计、管理设计等方面的创新。

此事说来话长。因为白酒行业历史悠久,很多人在懒得创新的时候,便一窝蜂去跟风“刨根问祖”,不得不去挖很老很老的祖坟。人的脑袋是通过教育“智造”出来的,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读书的国度,“知识成就人生、读书改变命运”一直都是很多家庭的“家训”。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八股文时代,还是在标榜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的第一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开启智慧与提升能力,而是鱼跳龙闹,一考定终生,以便能够成功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梦想。而中国的考试过于强调寻找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导致在中国读书的结果是实现了天下大同(文化与意识的高度同质化)——很多中国人的脑袋,差不多是一个模式子磕出来的。

中化文明五千年,本质是一种农耕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征服世界的力量由军队变成了商队,此时国门大开,洋鬼子便如潮水般涌入。在老道的洋鬼子面前,我们不比三分低,商业思想和商业灵魂呈现出十分饥饿的状态,而商战中的强烈的危杨感与紧迫感,使我们想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以中国的市场换取洋鬼子们的技术,以开放市场的承诺换取西方的管理。从此,中国便拉开了一场持久而浩大的新洋务运动:西方商业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读洋书成为一种时髦。一本书大家都在读,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后导致的是竞争手段同质化,这样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提升竞争优势。

相同的脑子,相同的文化习惯,相同的商业理念,使商业成了一个大同的世界,如果你希望中国商人们能玩出点花样来,在大同的世界里制造出大不同,那如果不是人间奇迹就是痴人说梦。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大同的商业环境,大家所使用的产品包装,无论材质还是设计思路都大同小异,而在营销模式和促销手段方面同样相似,几乎就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就连在最有中国特色、最个性、最有文化含量的高端白酒领域,大家似乎也都已经走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只能搞出个“造祖”现象,今天一个“窖”,明天一个“池”,后天一个“坊”地对着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