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厦门华厦职业学院陈馥荣>>观点>>招贴广告的题材与时代色彩

招贴广告的题材与时代色彩

作者:陈馥荣
日期:2011/12/11 13:51:46

 

 

招贴广告,作为近代中国流行商业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所反映的时代特色是极为鲜明的。如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还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西方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做派在中国尚不被接受,大部分中国市民的审美习惯还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因此该时期的招贴广告还是以古代传说、戏曲题材为主。像“八仙过海”、“岳母刺字”等民间传说,或“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水浒”等戏曲故事题材。30年代,随着整个近代社会浮糜氛围的进一步流行,各种游泳池、运动场、歌舞厅等现代题材的广告招贴开始流行。反映市民生活理想的各种别墅、汽车以及夫妻和睦、子孙满堂等内容开始充斥于形形色色的招贴广告。同时,从3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反映抗战题材的招贴广告也开始盛行,战争场面、战斗英雄的形象开始出现在招贴广告上。大批的民族资本家也在抗战期间推出了抵制洋货、发展国货的各类招贴广告。
 在各类招贴广告题材中,发展的最充分、最典型,也最能反映时代特色的莫过于各类旗袍美女了。美女作为广告宣传的永恒题材之一,在近代中国的招贴广告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初的招贴广告,都是由外国画家创作并在海外印制的。各类身着洋装、金发碧睛的西式美女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因此当时招贴广告也并不十分受欢迎。后来,外国洋行开始雇佣胡伯翔、周慕桥、杭稚英、徐泳青、郑曼陀、金梅生、谢之光、叶浅予、李慕白等大批中国本土画家进行创作,题材也改成了符合中国审美习惯的旗袍美女,招贴广告一下子火爆起来。
19世纪末,在各种招贴广告中洋画还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20世纪初,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近代中国海派画家开始表现中国新式美女。在他们的笔下,为我们保留了当时已经具有时代气息的时尚美女的最初装扮。美女们身着清末流行的衫裙装——上衫下裙,半长袖、元宝领,或栏前独倚、或凭窗眺望,似乎还没有摆脱旧女性的窠臼,但是你若再仔细看就会发现,她们脚上不再是绣鞋,而是西式的皮鞋。
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受到“五四”运动冲击,社会风气开化,民主、科学、进步等观念开始流行,有关女性的传统观念得到了更新,因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女学生成为招贴广告表现的时尚。20年代中后期,随着“五四”运动的退潮,整个时代又被一种世俗的氛围笼罩,女学装一下子变成了新式的倒大袖旗袍。不过,此时的旗袍不再是上衫下裙,而是上下一体。30年代整个社会进一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旗袍也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30年代的旗袍造型已臻完美,从而没有了固定的模式,不过开叉更高,短袖甚至无袖,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更为贴身合体,处处都显示出东方女性的玲珑曲线。40年代,由于西方时尚文化的大量涌入,巴黎时装、好莱坞影星服饰开始成为中国城市时髦女性的模仿对象,在旗袍外加披肩或裘皮大衣开始流行,另外,美女们身边比比皆是电话、钢琴、唱片等最新潮的物品,打高尔夫球、游泳、抽烟、骑马等活动已经成为她们的日常需要,处处表现着养尊处优的城市生活色调。40年代末,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计划经济的使行,使得社会上的商业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广告已无用武之地,商业招贴广告画也便销声匿迹。但是招贴广告并没有消失,并且完全转变社会主义政治宣传广告的一种主要形式,如50年代中期的“我们热爱和平”招贴海报,手捧和平鸽的孩子稚嫩的笑容中带着一种保家卫国的警惕;1958年“争取小麦更大丰收,要把白面变成主粮”海报,飞翔的凤凰羽翼竟是与天同高的麦穗;60年代多半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各种招贴海报;80年代初,“科学的春天”海报中,手持科学明珠的中国少女憧憬着一个民族腾飞的梦想; 90年代,海报从过去单一的政治宣传迈向更多的领域,文化、商业、艺术,内容上丰富多彩,艺术上百花齐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