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风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陈晶晶>>观点>>企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企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作者:陈晶晶
日期:2012/11/27 14:11:25

    

    企业都非常认可执行力之重要,对于员工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执行力的培训,但总感觉有些隔靴搔痒,总是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执行力提升的问题实际是企业建设的问题。如果企业建设问题不解决,那么执行力就永远无法解决。那么只要认识到企业建设的核心,那么也就找到了解决执行力问题的根本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企业教育员工组织起来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和奋斗。要建立全员认同的文化与宗旨,根本上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牵引人心的理念系统,用员工认可的思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那么一个企业的根本宗旨有什么用:

    1.决策指挥有了最终依据。决策是执行的先决条件,决策在前执行在后,当企业管理决策失误,或个人对待一件事情的决策不同那么导致的行为结果也是不同的。企业就怕各打各的小算盘。道理虽然简单,但在企业实际管理中,问题常出在这里。因为企业中经常出现“屁股指挥脑袋”的现象,因为你做的位置不同,因此你的利益目标和思维就不同,各成员包含老板,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追求的目标常不一致,比如:你老板想的是要做个什么事业,而员工就是想钱多,事少,所以就成了你跟员工谈事业,员工跟你谈生意。再如,公司股东想要利益最大化,员工也想他们利益最大化,那么企业自然而然地就遇到了决策困难,决策后也难以得到多数成员的认同。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如怎样确定企业的主要任务,怎样看待与客户的利益关系、上下级间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企业内的各种矛盾,如部门间的配合等。换句话说,明确而统一的宗旨是企业正确决策的大前提,如果大前提模糊,决策时自然难以形成一致意见。举个例子,在海底捞成本会计的职责是道店里去检查核算成本,然后分析做成报表和报告提供给上级做决策。有一天有个成本会计去到店里去核算,发现这时顾客很多,传菜速度显然跟不上了,她就赶紧加入到了传菜的队伍,等忙完以后,一起洗手时,其他店员过来致谢,说你是第一个来帮忙传菜一干就是半天的成本会计。听完这话以后,她回去就想,我们作为成本会计到底该做什么?她公司内部论坛上发起了讨论,讨论意见大概分为,一种是我么应该先做完本职工作,再找到原因然后上报;另一种是先放下手头工作,帮忙传菜也观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传菜跟不上,晚上再加班做必须要做的报表和报告。请问各位你们觉得哪种说法对,下回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按哪种说法做呢?站在成本会计的职责上看,毫无疑问第一种做法没有问题,是正确的。可是我们把情况放在海底捞以服务客户为宗旨的前提下,我们就发下,第二种做法应该是正确的做法。所以,有了宗旨这个前提,就为员工该采取什么行为提供了依据。

    2、奋斗奉献有了力量源泉。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来分析下前两天富士康员工为何跳楼也就清楚了(现在好像他们员工与企业间的矛盾也经常爆发),有人认为是那种所谓的军事化管理造成的,我们先看员工在一个组织里面最重要的是需要什么:一个员工除了挣钱生活外,他还需要点生活的意义,工作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或者或活的好一些,可活着是为了什么。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下宗教,为什么宗教2000多年延绵不惜,而且到处开分公司,佛祖是用什么把他们让他们那么虔诚,因为有教义,如佛祖的宗旨就是普度众生,佛祖说世人生活太苦,西天极乐很好,我帮你去,我做什么你就跟我做什么,你按我说的做,你就被渡了,在他做的过程中又不断受教育,最后找到人生的意义就是跟着佛祖一起渡人。所以你看僧侣他们是在给谁干,是给佛祖干?还是给自己干?还是跟着佛祖干一起干一个事?你的企业里,你的员工是在给谁干?是给你在干吗?这就是为何员工计较,为何没有责任心,为何会投老板的机。同样运用到企业,企业的宗旨代表了一种价值追求,将企业成员的生命与某种具有绝对价值的,超越性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人生的意义,他就把这个事当做事业来做,也就是解决为谁工作,为谁挣钱的问题。当老板的都清楚,在管理工作中最难的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要员工有了积极性, 自己想把事情做好,管理者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至于该怎么干,会不会干,相对来说要好解决得多。调动员工积极性是管理的第一要务。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明确组织的宗旨,然后将员工个人的价值与组织的宗旨挂钩,让他为自己干然后上升到跟你一起干一个事,引导员工在履行组织宗旨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

分享